穆得】综合测算

(增长)欲望无休止的诽难运数。

分析: 欲望无止境,自信心过强,不容他人言语,多受诽谤攻击,而易致失败。始以其智谋,努力奋斗博得名利。待过中年,势渐趋下,内外酿出不和,难以发达到老,假使自身温顺富有,也不免内部背后是非不息。大多为半途中折之象。或因其他运的关系而陷于刑罚、孤独、死于逆难等。

数理: 27

【穆得】五行分析
【穆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一生清雅贤能,有才能,英俊但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 (
【得】 繁体: 拼音:dé,děi,de 五行: 笔画:11 吉凶分析: 晚婚迟得子大吉,中年多劳,晚年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禾名)

  2. 同本义 [standing grain]

    穆,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盖禾有名穆者也。”

  3. 古时宗庙制度,父居左为昭,子居右为穆。参见“昭穆” [the right side position in ancestral temple]

    辩庙祧之昭穆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宗伯》。注:“父曰昭,子曰穆。”

  4. 代指右边 [right side]

   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,排班立定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5. 又如:昭穆(左边和右边)

〈形〉

  1. 恭敬 [reverent;solemn;respectful]

    于穆清庙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

    穆穆皇皇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

    我其为王穆卜。——《书·金滕》。传:“敬也。”

  2. 又如:肃穆(严肃恭敬);静穆(安静庄严);穆穆(端庄恭敬);穆穆纯纯(恭敬诚恳的样子)

  3. 壮美 [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;full of grandeur]

    穆穆文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
    天子穆穆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4. 又如:穆穆(端庄盛美的样子);穆行(美行);穆如(和美的样子);穆若(和美的样子)

  5. 肃静 [solemn silence]

    于是吴王穆然。——《论衡·非有先生论》。注:“犹默静思貌也。”

  6. 又如:穆静(安靖);穆然(静思的样子);穆穆(宁静;静默)

  7. 淳和,温和 [mild;gentle]

    穆如清风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

  8. 又如:穆远(淳和深远);穆耀(祥和光明)

  9. 和睦 [harmonious]

    而与夏侯尚不穆。——《三国志·苟彧传》

  10. 又如:穆清(和睦清明);穆亲(和睦相亲);穆畅(清和畅美)

  11. 纯正 [pure]

    布德执义曰穆。——《周书·谥法》。注:“纯也。”

  12. 又如:穆羽(声细如五音之羽,穆然相和)

  13. 诚信 [honest]。如:穆宣(诚信公明);穆卜(虔诚占卜)

  14. 深远;幽微 [profound and lasting;far-reaching]

    穆眇眇之无垠兮,莽芒芒之无仪。——《楚辞》

  15. 清彻 [clear]

    天色澄穆,亦惟此时也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答王敏仲》

  16. 通“睦”。和睦 [harmous]

    周公穆康叔, 管蔡则流言。—— 曹植《豫章行》

  17. 通“默”。不语 [tacit;silent]

    于是吴王穆然,俛而深惟。—— 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

得 [de]

〈助〉

  1. 用在动词后面,表示能够或可以。如:我们可粗心不得;她能去我为什么去不得

  2. 用在动词和补语中间,表示可能。如:我拿得动;那办得到

  3.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,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。如:冷得打哆嗦;笑得肚子痛

  4. 另见 dé;děi

得 [dé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金文字形,右边是“贝”(财货)加“手”,左边是“彳”,表示行有所得。手里拿着财货,自然是有所得。本义:得到,获得)

  2. 同本义(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) [get;obtain;gain]

    得,行有所得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三人行必得我师焉。——《论语》。释文:“本或作必有。”

    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佳婿难得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

    卖炭得钱何所营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工之侨得良桐焉。—— 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 3. 又如:得人心;各得其所;得肆(得志,肆意);得闲儿(有空闲时间;得空);得胜回头(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,叫得胜回头);得职(获得官职);得情报;得钱;得奖

  4. 找到 [discover;obtain;find out]

    知得而不知丧。——《易·文言》

    虑而后后能得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。注:“谓得事之宜也。”

    至德不得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

    既而得其尸于井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5. 得知 [hear of;learn about]

   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
    礼得其报则乐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晓其义。”

    武王得之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义赏》。注:“犹知也。”

  6. 捕获 [catch]

  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7. 亦指被捕获;被逮捕。又如:得俊(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)

  8. 成功;完成 [succeed]

   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。明日就得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9. 又如:得算(计谋成功);得策(谋略得当)

  10. 适,合 [fit;befit;suit]

    傲啸东轩下,聊复得此生。——陶渊明《饮酒》

  11. 具备 [have;possess]

    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  12. 同“德”,恩惠,感恩 [be grateful;feel grateful]

  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    地广而不得者国危,兵强而凌敌者身亡。——《盐铁论·击之》

  13. 助动词。能,能够 [can]

    孔子下,欲与之言,趋而避之,不得与之言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 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,余因得遍观群书。——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进退不得,为之奈何?——《吴子·应变》

    沛公军 霸上,未得与 项羽相见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14. 得意,满足 [be proud of;revel in]

    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——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

    常使两情皆得,彼此俱畅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
  15. 又如:洋洋得意

  16. 看到 [see]

    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〈名〉

  1. 收获,心得 [what one has learned]

    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虫鱼、鸟兽,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   开郑有得,便欣然忘食。——《南史·陶潜传》

  2. 德,道德,有德之人 [virtue]

    尚得推贤不失序。——《荀子》

〈副〉

  1. 必须,应该 [must]

    君为我呼入,吾得兄事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〈形〉

  1. 合适;正确 [suitable;right]

    于彼计则得。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  历古今之得失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2. 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[all right]。如:得,就这么办;得了,别说了;得也么(算了吧;又作答应之词)

  3. 用在口语中,瞧。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[look,look!]。如:得,又搞错了;得,全完了

  4. 另见 de;děi

得 [děi]

〈动〉

  1. 用在口语中表示必须有,一定 [need]。如: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成

  2.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[must;have to]

    犹得备晨炊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  3. 又如:有错误就得批评;做得好就得表扬

  4. 表示推测的必然 [will be sure to]。如:要不快走,我们就得迟到了

  5. 另见 dé;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