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杰明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班杰明】五行分析
【班】 繁体: 拼音:bān 五行: 笔画:11 吉凶分析: 温和贤能,怀才不遇,中年劳,晚年吉祥,欠子之字。 (
【杰】 繁体: 拼音:jié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智勇双全,清雅荣贵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二子吉祥。 (
【明】 繁体: 拼音:míng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多才巧智,清雅伶俐,中年多灾,有爱情厄,晚年吉庆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玨,从刀。金文,中间是刀,左右是玉。象用刀割玉。本义:分割玉)

  2. 分瑞玉。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,中分为二,各执其一以为信 [divide equally]

    班,分瑞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班瑞于群后。——《书·舜典》

  3. 又如:班瑞(颁还瑞玉;颁赐祥瑞)

  4. 分开;离群 [separate;part]

    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——李白《送友人》

  5. 又如:班马

  6. 赏赐;分给 [reward]

    晋侯执 曹伯,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

  7. 又如:班扬符赏(颁布相应的赏赐);班授(颁发授予);班散(分给);班赐(颁赐;分赏)

  8. 分布;铺开 [distribute;spread]

    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

  9. 又如:班卖(摊开出卖);班荆

  10. 颁布。后作“颁” [promulgate]

    周公…制礼乐,班度量,而下大服。——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

  11. 又如:班政(颁布政令);班论(颁布);班布(犹公布)

  12. 返回 [call back]

    请班师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年》。注:“还也。”

  13. 又如:班军(回师,撤军);班旋(犹班师)

  14. 排列 [arrange;put in order]

    班位于天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存韩》

〈名〉

  1. 职位等次,位次;等级 [order]

    班在九人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六年》。注:“位也。”

    徐勉为吏部尚书,定为十八班。——《隋书·百官志》

  2. 又如:班秩(官员的品级);班禄(班位和俸禄);班资(官阶和资格)

  3. 序列;排列等级 [sequence]

    班,次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    班,列也。——《方言三》

    班,序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4. 又如:按部就班;班次(补授或提升官职的先后次序);班列(按班排列)

  5. 引申朝班。指朝庭上臣下所站的队列 [line]

    班朝治军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  使鲁为其班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六年》

  6. 又如:班部(大臣在朝见时按次序排成的行列);班台(古代以司马、司空、司徒为三台,故以泛称朝官之前列显要者)

  7. 按照职务或为某种需要而编成的组织 [team;group]。也指旧时对剧团的称呼。如:班首(班头;为首的);班本(指戏文本);戏班;文班;武班

  8. 按时在教员指导之下学习同一学科、听教员讲授或进行有指导的讨论或演习的一群学生的组织 [class]。如:西班牙语班

  9. 现行军队的基层单位,在排以下 [squad]。如:三连六班冲上去!

  10. 一天之内按工作时间划分的段落 [duty;shift]。如:三班倒;上夜班

  11. 指妓院 [brothel]。如:班子(方言。指妓院)

〈形〉

  1. 通“斑”。杂色,亦指杂色斑点或斑纹 [varicolored]

    纷总总其离合兮,班陆离其上下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
    有妇人出于室者,发班白,衣缁布之衣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

    班白者不徒行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》

  2. 又如:班衣戏彩(《二十四孝》中的故事。言年已古稀的老莱子,身穿花衣,手持玩具,作儿童状以取悦双亲);班驳(杂色,色彩斑斓)

  3. 定时开行的 [regular]。如:班机;班车

〈量〉

  1. 用于人群 [group]

    忙出来吩咐雇了两班脚子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  2. 又如:一班人马

  3. 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 [class] 。如:头班船;二班车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人,桀( jié)声。杰为傑的俗字。本义:才智出众的人)

  2. 同本义 [find]

    五人曰茂,十人曰选,百人曰俊,千人曰英,倍英曰贤,万人曰杰,万杰曰圣。——《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》

    命太尉赞杰俊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俊杰在位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小国英杰之士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  英杰化之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    子房、 萧何、 韩信,三者皆人杰也。——《汉书·高祖纪》

  3. 又如:人杰(才智超群的人);英杰(豪杰。才能出众的人);杰士(才智特出的人;杰出的人)

  4. 通“楬”。作标志用的小木椿 [marking stake]

    吏卒民各自大书于杰。——《墨子·号令》

〈形〉

  1. 卓异的;出色的 [outstanding]

    雄姿杰出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2. 又如:杰立(卓绝出众);杰句(佳句);杰表(不凡的仪表);杰思(出色的构思);杰笔(杰出的文笔)

  3. 高大;高耸 [towering]

    杰屋大像无时止,安得疲民免饥死。——陆游《僧庐》

    又有一石,不附山,杰然特起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4. 又如:杰然(高大的样子);杰阁(高耸的楼阁);杰观(高大的楼阁);杰秀(高峻秀美);杰屈(指高大的楼房)

  5. 通“桀”。凶暴 [fierce]

    乃悉召杰黠少年素为乡里患者,置为主帅。——《北史·韩褒传》

  6. 又如:杰黠(凶猛而狡黠);杰滑(凶猛狡诈);杰暴(强悍凶暴)

〈形〉

  1. (会意。甲骨文以“日、月”发光表示明亮。小篆从月囧( jiǒng),从月,取月之光;从囧,取窗牖之明亮。本义:明亮,清晰明亮)

  2. 同本义。与“昏暗”相对 [brilliant;light;bright]

    朙,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照临四方曰明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

    东方明矣。——《诗·齐风·鸡鸣》

    明,精白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    视曰明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

    明则著。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    明星谓之启明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东有启明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大东》

  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    不知明镜里,何处得秋霜。——唐· 李白《秋浦歌》

    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”,此非曹孟德之诗乎?—— 苏轼《赤壁赋》

    禁卒居中央,牖其以通明,屋极有窗以达气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  明月斜挂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江船火独明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
    明暗之掩映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  3. 又如:明星(明亮的星。泛指众星);明珠(明亮的宝珠。多指珍珠);明明(明亮);明丢丢(明朗朗,明光光,明灼灼,明亮亮;明亮貌);明晃晃(明幌幌,光亮闪烁);明晦(晴阴);明彩(光彩)

  4. 明白,清楚 [plain;explicit]

    明谓左右。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》

    名实已明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   扬之欲其明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5. 又如:明切(明白深切);明言(明白的话);明悉(详细清楚);明标着册历(标,写。册历,指账本)

  6. 圣明,明察,明智 [perceived;sage]

    耀明于子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明智而忠信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  幸遇明主。——南明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7. 又如:明后(圣明的君主);明主(英明的君主);明上(圣上,尊称君主);明王(贤明的君主);明公(对有地位者的尊称)

  8. 明显,明确 [clear;obvious]

    君法明,伦有常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
  9. 又如:明分(明确的本分);明刑(明确的法令);明效(明显的效果)

  10. 明艳, 鲜明 [bright and beautiful]。 如:明服(鲜艳的服饰);明姿(明艳的姿态);明绚(明丽绚烂)

  11. 明慧,聪明 [clever]。如:明明(聪明敏察的样子。多用来歌颂帝王、神明;明亮的样子);明秀(聪明秀美);明果(聪颖果决);明俊(明慧俊异)

  12. 心地光明 [purehearted]。如:明人(心地光明的人)

  13. 严明 [strict and impartial]。如:明刑(严明的刑罚);明法(使法律严明);明辟(严明法律)

  14. 清明,修明 [sober and calm]。如:明代(政治清明的时代);明制(清明的法制);明治(修明政事);明政(清明的政治)

  15. 高明 [brilliant;wise]。如: 明哲(明智而洞察事理的人);明见万里(识见高明,对很远的地方发生的事也能了解得十分清楚)

  16. 强盛, 旺盛 [powerful and prosperous]。如:明昌(昌盛发达,昌明);明盛(昌明兴盛;旺盛,兴盛)

  17. 洁净(祭供品) [pure]。如:明水(祭祀用的净水);明衣(在斋戒期穿用的干净内衣;死者洁身后所穿的干净内衣);明酌(清酒,用于祭祀)

  18. 次于今天或今年的 [immediately following in time]。如:明月(下一个月);明旦(下一个早晨,明晨;明天);明岁(明年);明当(明天);明后(以后)

  19. 明快,爽直 [frank;candid]。如:明坦(明快坦直);明烈(爽朗刚正);明朗(乐观,开朗)

〈动〉

  1. 照亮 [light]

    火尚足以明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
  2. 又如:明中(明照中天);明烛(照亮)

  3. 点燃,点亮 [fire;light]

    并非明火执仗,怎算是强盗?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4. 又如:明火执杖(点着火把,拿着武器,公开活动);明灯(点灯)

  5. 懂得,了解 [understand]

    愚者亦明之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

    吾未其明也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

    明于治乱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6. 又如:明经义谙雅故(了解经书的意义,通晓过去的文章典故。谙:熟悉);明中(通晓星象历法);明悟(明白领悟);明理(明白道理)

  7. 阐明,表明 [make known;expound]

    文者以明道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明死生之大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  明道德之广崇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8. 又如:明心(表明心迹);明志(表明心志);明明(表明)

  9. 明确 [pinpoint]

    明法度,定律令。——《史记》

  10. 又如:明分(明确职分);明惑(明确与困惑)

  11. 分辨,区分 [distinguish]。如:明正(辨明);明辨(分辨清楚)

  12. 通“盛”。受 [ladle;fill]

    以我齐明,与我牺羊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甫田》。注:“明者,盛之假借。

  13. 通“盟”。结盟 [become allies;form an valliance]

    此邦之人,不可与明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黄鸟》

    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。——《汉书·黥布传》

〈名〉

  1. 松明 [pine torches]。如:明子(松明)

  2. 白昼,白天 [day]

    靡明靡晦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荡》

  3. 又如:明夜(昼夜)

  4. 人世,阳世 [man’s world]

    人神幽明绝,朋好云雨乖。——颜延年《和谢监灵运》

  5. 又如:明幽(人间和阴间);明晦(人世与阴间)

  6. 眼睛,视力 [sight]

  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。——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
  7. 又如:不用明焉;明杖(盲人用以代眼的手杖)

  8. 神,神灵 [God]。如:明衣(神明之衣);明祀(对审明的祭祀);明宫(明祠。神祠)

  9. 明朝 [Ming Dynasty]。(1368—1644年)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

    明有奇巧人。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  明朝一典史。—— 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10. 又如:明人(明代的人)

  11. 通“名”。声名、名誉 [fame;reputation;renown]

    则天下之明誉兴。——《大戴礼·主言》

  12. 通“名”。名分,地位身分 [social status of a person]

    收陵、 婴之明分,绝 信、 布之觊觎。——《汉书·叙传上》

〈副〉

  1. 公开 [overt;open]

    明诏大号。——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  2. 又如:明正(公开处置);明升暗降(表面上升官,暗中却被削去了权力);明伙(公然结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