葛瑞丝】综合测算

(有德)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纯阳独秀的吉数。胆力才谋具备,礼仪有德,健全和顺,能成就大志大业,实为博得名利富贵的最大好运数。

数理: 41

【葛瑞丝】五行分析
【葛】 繁体: 拼音:gé,gě 五行: 笔画:15 吉凶分析:
【瑞】 繁体: 拼音:ruì 五行: 笔画:14 吉凶分析: 英俊才人,多才荣贵,教育界大吉,成功隆昌,女人身瘦多厄。 (
【丝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清秀伶俐,温和贤能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,安详之字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葛 [gé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艸,曷( hé)声。本义:一种植物,纤维可以织布)

  2. 植物名。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( Pueraria lobata ),茎长二三丈,缠绕他物上,花紫红色。茎可编篮做绳,纤维可织葛布。根可提制淀粉,又供药用 [lobed kudzuvine]。如:葛屦(葛制的鞋子。贫贱人家所穿用。一说夏天所穿用);葛屦履霜(冬天穿夏季的鞋子。比喻非常俭啬);葛面(葛粉)

  3. 葛布。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、衣、带等 [kohemp cloth]

    卒时,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,葛帏敞籯,有寒士所不堪者,因泣下醵金为敛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
  4. 又如:葛巾(用葛布缝制的头巾);葛衣(葛布制成的衣服);葛帔(用葛制成的披肩);葛纱(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)

  5. 夏衣的代称 [summer clothing]

    一葛一裘经岁,一钵一瓶终日,老子旧家风。——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

   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,无冻馁之患矣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6. 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,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,棉线或毛线作纬 [a kind of textile fabric]。如:毛葛;华丝葛

  7. 通“盖”。掩覆 [cover]。如:葛沟(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)

  8. 另见 gě

葛 [gě]

〈名〉

  1. 姓。如:葛天氏(葛天。传说中的远古帝名。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)

  2. 另见 gé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玉,耑( zhuān)声。本义:玉制的符信,作凭证用)

  2. 同本义 [jade used as tally]

    瑞,以玉为信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掌玉瑞器之藏。——《周礼·典瑞》。注;“符信也,人执以见曰瑞。”

    成六瑞益王所用镇圭也。——《周礼·小行人》

    以圭为瑞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

    司马请瑞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

  3. 又如:瑞珪(天子赐的作为凭信的圭玉);瑞节(玉节;瑞与节);瑞令(符命);瑞玉(玉制信物)

  4. 吉祥的事物 [auspicious thing]

    世间谓之圣王之瑞,为圣母来矣。——《论衡·指瑞》

  5. 又如:瑞桢(吉祥)

  6. 征兆 [omen]

    禹亲把天之瑞令,以征有苗。——《墨子·非攻下》

  7. 又如:祥瑞

  8. 古州名 [Rui prefecture]

  9. 唐州名。故治在今辽宁省绥中县北

  10. 宋州名。故治在今江西省高安县

〈形〉

  1. 吉祥,吉利 [auspicious;lucky;propitious]

    日月星辰瑞历,是禹桀之所同也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  2. 又如:瑞雪霏霏;瑞应(祥瑞的感应);瑞星(吉祥之星);瑞相(吉祥的征兆);瑞物(吉祥之物);瑞光(吉祥之光);瑞日,瑞月(象征吉祥的日、月);瑞兽(象征吉祥之兽);瑞露(象征吉祥之露)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二糸。糸( mì),细丝。本义:蚕丝)

  2. 同本义 [silk]

    丝,蚕所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“凡蚕者为丝、麻者为缕。”

    素丝五总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羔羊》

    金石丝竹,乐之器也。谓弦也。”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序》

    此织生于蚕茧,成于机杼。一丝而累,以至于寸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  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——李商隐《无题》

    二月卖新丝,五月粜新谷。——聂夷中《咏田家》

    缯帛如山积,丝絮似云屯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重赋》

  3. 又如:丝棉;丝网;丝缰(丝制的马缰绳);丝人(治理蚕丝纺织绸布的人);丝布(蚕丝与麻、葛混制而成的布);丝妇(养蚕治丝的妇女);丝子(蚕丝);丝行(买卖生丝的商行);丝庄(旧时在华商与洋商间经营生丝贸易的中间商)

  4. 泛指纤细如丝的东西 [a threadlike thing;filament]

    五原春色旧来迟,二月垂杨未挂丝。——唐· 张敬忠《边词》

  5. 又如:藕丝(莲藕切开后连于两断之间的丝状物);丝柳(细柔如丝的柳条);丝条(纤细的枝条);丝雨(如丝的小雨。俗称“毛毛雨”);丝状(矿物学名,指一种矿物具有丝状的结晶);丝泪(形容泪下如丝);丝络(连续不断);丝网(细密如丝之物所交织而成的网);丝纶(钓鱼用的丝线);丝发(形容头发光泽柔细,如丝一样)

  6. 线 [thread]

    青丝为笼系,桂枝为笼钩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陌上桑》

  7. 又如:丝鞭(用丝线裹制的软鞭。古代招亲,男女双方递送丝鞭,表示缔结良缘);丝络(丝线制成的网状装饰物);丝缕(蚕丝、线缕之类的统称)

  8. 丝织品 [silks]

    足下蹑丝履,头上玳瑁光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  9. 又如:丝纶(皇帝的诏书);丝枲(丝麻织物。泛指布匹绸缎。枲:大麻的雄株);丝衣(丝绸衣服);丝末(古代覆盖在车轼上的丝织帷席);丝帛(丝与丝状物的总称);丝履(以丝织品制成的鞋);丝鞭(丝制的马鞭);丝罗(丝织物名。质地轻软,透气透光性能较好)

  10. 八音之一。指琴、瑟、琵琶等弦乐器 [stringed instrument]

    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  浔阳地僻无音乐,终岁不闻丝竹声。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丝中传意绪,花里寄春情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王融咏琵琶》

  11. 又如:丝抹(古代御宴之乐,先演奏丝乐,然后众乐皆作,演者因称为丝抹);丝簧(弦管乐器);丝镛(泛指琴瑟钟磬之类的乐器);丝竹会(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);丝桐(琴,古代制琴多用桐木,练丝为弦,故称之);丝管(琴瑟、箫、管类乐器);丝篁(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);丝竹和鸣(音乐演奏的声音非常和谐)

  12. 喻指白发 [white hairs]。如:镜中丝(镜中照出之白发);鬓丝(两鬓的白发)

  13. 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[bit]

    见客卧地上,烛之死,然心下丝丝有动气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尸变》

  14. 又如:丝丝两气(形容呼吸微弱,气息奄奄);丝麻线儿(些微私弊);丝肠(指细柔的肠子);一丝不差;丝毫不差;一丝风;丝发(丝与发,比喻极细微)

  15. 瞬息即逝的、通常仅勉强可以发觉的数量或迹象 [trace]。如:一丝笑意;她脸上没有一丝笑容

  16. 一段或一根蛛丝 [gossamer]。如:游丝

  17. 纠缠在一起的东西,一团糟 [skein]。如:愁丝

〈动〉

  1. 缫丝;纺丝 [spin]

    男谷女丝行复歌。——杜甫《蚕谷行》

  2. 又如:丝车(人力或机动的缫丝机具);丝枲(指缫丝织麻之事);丝绝(指丝织之绝技)

〈量〉

  1. 一种计算长度、容量和重量的微小单位

  2. 长度或重量的微量。十忽为一丝,十丝为一毫

    至于分粟叅黍量丝数龠,实以仰禀圣规,详参神恩。——北周· 庾信《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》

  3. 表示极小或极少的量 [ si,a unit of length,volume or weight]

    是芙蕖也者,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,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 4. 又如:厘、毫、丝、忽。如:丝忽(形容极小或极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