凶 (波澜重叠)风浪不息的侠义薄运数。
分析: 波澜重叠,浮沉万壮的英雄运,侠气义情敦厚舍己成仁之格。一生难得平安,辛苦困难甚多。袖手不动则不致大害,若愈活动即愈生波澜,大变动则大衰,甚或酿成失败沦落。与其他运配合不善者,或病弱、短命、孤寡、厄难等无所不至。
数理: 36
〈名〉
(形声。从糸( mì),隹( zhuī)声。本义:系物的大绳)
同本义 [cord]
维,紘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维,车盖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维,系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斡维焉系。——《楚辞·天问》
维王之大常。——《周礼·节服氏》。注:“维之以缕。”
居其维首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年》。疏:“纲也。”
天柱折,地维绝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
又如:维纲(用以系物和提网的绳。亦指维系、保持)
隅,角落 [corner]
维,隅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东北为报德之维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天文》
又如:四维(四角);维那(寺院里地位次于首座的僧职);维岳降神(高山降其神灵)
关键 [key]
人君者,摄天地之政,秉四海之维。——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
法令为维纲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
又如:维纲(纲纪;法度)
几何学上指空间独立而互相正交的方位数,通常的空间有三维,平面或曲面有二维,直线或曲线只有一维 [dimension]
网 [net]
维,网也。——《集韵》
古地名 [Wei,an ancient place name]。故地在今四川省理县
生物体中的丝状组织 [fiber]。如:纤维(动、植物体中的丝状组织)
〈动〉
拴;系 [tie up]
絷之维之,以永今朝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
诸侯维舟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李注:“中央左右相维持者曰维舟。”
牛马维娄。——《公羊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系马曰维。”
又如:维舟(系船靠岸停泊);维絷(羁绊束缚,强被挽留);维娄(系缚;羁縻);维梢(系船停泊);维楫(系船之绳和船桨);维绳(用绳系缚。比喻加以束缚);维结(连结);维城(连接城池以藩卫邦国)
思考,计度。通“惟” [think]
维万世之安。——《史记·秦楚之际月表》
又如:维度(思念;计度)
维持;维系 [hold together]
四方是维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又如:维匡(扶持匡正);维挽(维护,挽救)
表示判断,相当于“乃”、“是”、“为” [be]
众维鱼矣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
又如:维听(是听);维恭维敬(毕恭毕敬。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)
〈介〉
由于 [because]
维子之故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狡童》
又如:维是(由于是…)
相当于“与” [and]
贲鼓维镛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灵台》
与百官之政事师尹,维旅牧相,宣序民事。——《国语》
同“唯”。独 [only]
维予与女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谷风》
又如:维能(唯独能够)
〈助〉
用于句首,无义
维以不永伤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维昔黄帝,法天则天。——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
用于句中,帮助判断
我马维驹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皇皇者华》
我马维骐》
〈动〉
割开 [slit slash]。如:把这块皮子拉开;拉口子要见血(干到底;不松手);拉脖子
划破 [cut]。如:手上被芭茅拉了一个口子
另见 lā;lǎ;“剌”
另见 là
〈动〉
(形声。从手,立声。本义:摧折,折断)
同本义 [break]
拉,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使力士彭生拉杀 鲁桓公。——《史记·齐世家》
拉捭摧藏。——《文选·左思·吴都赋》
拉干而杀之。——《公羊传·庄公元年》
范雎拉胁折齿于 魏。——《汉书·邹阳传》
又如:摧枯拉朽(摧折枯枝朽木。比喻极容易办到);拉杂(折断弄碎。后用以指杂乱而没有条理);拉齿(折齿);拉枯(摧毁枯朽之物。比喻轻而易举)
牵;引;扯;拽 [pull;drag;tug]
谁能拉花住,争换得春回。——刘禹锡《花下醉中联句》
又如:拉手(满人久别见面的一种礼节);拉拉(趿拉,即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面);拉人(拉夫);拉火线(手榴弹等引爆的拉线)
击,打 [strike]。如:拉三拳(打三拳);拉杀(用杖击杀)
拉拢;联络 [draw in]。如:拉马(拉拢双方搞不正当的关系);打一派拉一派;拉山头(为私利而组织小集团)
辛勤抚养;帮助 [bring up;help]。如:拉巴(辛勤抚养);拉拨(辛勤扶养、照顾);拉持(拉扯。辛勤抚养)
闲谈 [chat]。如:拉呱(方言。闲谈);拉塔,拉搭(方言。交谈;闲谈);拉闲(闲谈);拉舌头(没根据地乱说)
延伸或延长 [stretch]。如:拉叉(肢体伸展开);拉开距离;拉在后面
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以演奏 [play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]。如:拉胡琴;拉二胡;拉手风琴
大便或小便;排泄 [empty the bowels]。如:拉硬屎(强作好汉。也指自恃高人一等的意思);拉肚子
牵连 [implicate]
此后的小报,每当攻击胡风时,便往往不免拉上我。——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》
拖欠 [owe]。如:拉债;拉账;拉饥荒
另见 lá;lǎ
〈量〉
指物件、地域被分割开的或划分开的部分。常与“半”连用,相当于“块”、“边”。如:那一溜是炼钢厂,这半拉是炼铁厂
另见 lā;lá
〈名〉
(形声。从女,尼声。本义:婢女,侍候主人的女孩子)
同本义 [maid]
今又谓婢曰妮。——《六书政》
吾有梳头妮子。——《新五代史》
少女 [little girl]。如:妮子
〈方〉∶母亲 [mother]
子称父曰伯伯,称母曰妮。——杨炳南《海录·南海》
〈名〉
[特指长方形的]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[card]。如:通行卡;记分卡
卡路里的简称 [法calorie]
卡车的省称 [truck]。如:十轮卡
译音用字。如:卡宾枪;卡介苗;卡车;卡片;卡通
〈象〉
象声词 [ka]。如:机器卡卡响
另见 qiǎ
〈名〉
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;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[checkpost;checkpoint]。如:关卡;卡房(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);卡口(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);卡伦(卡路。清代在东北、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);卡座(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)
〈动〉
夹住或被夹住,不能活动 [be wedged in between and cannot move;wedge;get stuck]。如: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;卡鐄(刀剑的鞘口都有鐄,刀剑入鞘,就在护手处卡住)
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[scrag]。如:卡脖子
另见 k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