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米敦】综合测算

(升天)家门隆昌的才德开展数。

分析: 鸾凤相会,昭日升天之象,形成确定之意。多功威智谋,刚毅果断有如旭日东升,旺盛隆昌至极,属名闻天下的吉祥运。若过刚恐招事非而误事。因其过于贵重,常人恐不堪受。但又是物极必反,尊荣的反面为黑暗,故勿轻用之。女性断不可用,用则孤寡。

数理: 33

【汉米敦】五行分析
【汉】 繁体: 拼音:hàn 五行: 笔画:15 吉凶分析: 义利分明,荣贵隆昌,刑偶欠子,中年平,晚年吉祥,英雄之格。 (
【米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6 吉凶分析: 天生聪颖,多才巧智,出外大吉,中年平凡,晚年隆昌。 (
【敦】 繁体: 拼音:dūn,duì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出外吉祥,清雅英敏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幸福,忌车怕水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水難(省去隹)声。音熯。本义:水名。即汉水)

  2. 同本义,又叫汉江,长江的最大支流 [the Hanshui River]

    汉, 汉水也。上流曰漾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徐偃王处 汉东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达于汉阴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    汉之阴。

    收众汉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3. 又如:汉女(传说中的汉水女神);汉津(汉水);汉阴(汉水南岸。水南岸背太阳叫阴,水北岸面太阳叫阳);汉渚(汉水水边;汉水)

  4. 银河。也称云汉、银汉、天汉 [the Milky Way;the Galaxy]

    星汉灿烂。——曹操《步出门夏门行》

  5. 又如:汉沂(银河边);汉清(即清汉,天河)

  6. 朝代名,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,国号汉,共历24帝,统治406年 [the Han Dynasty]

    匈奴留 汉使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不知有汉。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其实汉贼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废汉自立。

  7. 又如:汉宇(汉室。指汉朝。也称汉家);汉军(汉朝的军队;元、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);汉风(汉代的威风或诗风);汉唐(汉代和唐代。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,故常常并称)

  8. 民族名。汉族的简称 [the Han nationality]。如:汉民族(即汉族);汉礼(汉族礼仪)

  9. 汉族人 [the Han people;the Hans]。如:汉军旗(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);汉旅(汉人军队);汉儿(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)

  10. 男子的俗称 [man]。如:醉汉(喝醉了的男子);单身汉(没有妻子的人);莽汉(粗鲁冒失的男子);老汉;壮汉

  11. 国名 [Han state]

  12. (公元 221—263)三国之一。史称季汉,又称蜀汉。刘备所建

  13. (公元 304—329)东晋十六国之一。西晋时刘渊称汉,后改为赵,史称前赵

  14. (公元311—347)东晋十六国之一。西晋时李雄称帝,国号成,至李寿时,改号为汉,史称成汉,也称后蜀

  15. (公元917—971)五代十国之一。刘隐称帝,国号汉,史称南汉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,甲骨文字形。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。“米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米”的字与米、粮有关。本义: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)

  2. 同本义 [rice;shelled or husked seed]

    米,粟实也。象禾实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四注象米,十其介者,九谷之分也。

    米麜有虞氏之痒也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  3. 又如:粟米;花生米

  4. 特指稻米 [rice]

    饷米千斛,修书累纸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

    掌米粟之出入,辨其物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》

  5. 又如:米烂陈仓,财高北斗(白米烂在仓里,钱财高过北斗。形容极其富有);米缆(用米粉制成的线状食品,亦称米线或米粉);米行(经营粮食买卖的商行);米泔(淘米水);米粃(米之细糠);米酒(用米酿制的酒);米麦(米与麦。泛指米麦之类的粮食)

  6. 喻极少或极小的量。犹点滴 [a bit]

    波漂菰米沉云黑,露冷莲房坠粉红。——杜甫《秋兴八首》

  7. 又如:米粒之珠(形容渺小);米雪(小雪珠,霰的俗称);米粒雪(米雪)

  8.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中长度的单位,等于氪-86原子的2 p 10 和5 d 5 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在真空中的1,650,763.73个波长的长度 [美 meter;英 metre]。如:米制

敦 [duì]

〈名〉

  1. 古代食器 [ancient eating vessel]。青铜制。盖和器身都作半圆球形,各有三足或圈足,上下合成球形,盖可倒置。流行于战国时期

    有虞氏之两敦。——《礼记·明堂位》

  2. 另见 dūn

敦 [dūn]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“攴”,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。本义:投掷)

  2. 厚道。诚朴宽厚;厚重;笃实 [honest;sincere]

    说礼乐而敦诗书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七年》

    乞言,从求善言,可以为政者,敦使受之。——《诗·行苇·序》郑笺

    尽力莫如敦笃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

    敦祗恭厚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言》

    乐者敦和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乃夫敦乐而无忧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敦外亲。——《汉书·鲍宣传》

  3. 又如:敦雅(敦厚文雅);敦固(敦厚巩固);敦笃(敦厚笃实);敦勉(敦厚勤勉);敦至(笃实周全);敦善(敦良,敦厚善良)

  4. 厚实 [thick]

    使虞敦匠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。注:“敦匠,厚作棺也。”

    丘一成为敦丘,再成为陶丘。——《尔雅·释丘》

  5. 又如:敦实的身材;敦丘(一层的小山丘);敦崇(结实高大);敦然(粗厚结实);敦密(厚实密致);敦敦实实(身体壮实)

  6. 勤勉,专心且刻苦地完成任务 [diligent]

    軥录疾力,以敦比其事业,而不敢怠傲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
  7. 又如:敦习(敦学。勤勉学习);敦敦(孜孜不息);敦比(孜孜不息地工作)

  8. 友谊深厚 [intimate]

    徒作千里曲,弦绝念弥敦。——谢灵运《入彭蠡湖口》

  9. 又如:敦故(敦旧。亲厚故旧);敦序(亲睦和顺);敦伦(夫妻间的性生活)

  10. 丰富,丰厚 [rich]

    敦厐纯固于是乎成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   民生敦厐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

  11. 又如:敦物(丰富的物产);敦庞(丰厚富足;同“敦厐”)

〈动〉

  1. 督促;管理 [urge;manage]

    使虞敦匠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 2. 又如:敦逼(催促逼迫);敦率(遵守,恪守);敦比(治理;办理);敦世厉俗(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)

  3. 劝导并勉励 [advise and encourage]

    敦众神使式道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
  4. 又如:敦晓(劝勉开导);敦诱(劝勉诱导);敦教(勉励教诲)

  5. 注重 [attach importance to]。如:敦教(注重礼教);敦友(重视友情)

  6. 推崇,崇尚 [attach great weight to]。如:敦乐(崇尚音乐);敦奖(推崇褒扬);敦礼(尊崇礼教);敦本务实(崇尚根本,注重实际)

  7. 另见 du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