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乐斯】综合测算

(猛虎出林)权威显达、吉人天相数。

分析: 独立、单行、权威、忠实、奏功无比之象。和畅通达,热诚忠烈,得众信,破万难而成大业。慈祥有德,善发挥才智,享受天赐之福,终身富荣之极。但因其权威独断独行,难免有孤独之憾,故宜涵养雅量,留神平和。

数理: 37

【桃乐斯】五行分析
【桃】 繁体: 拼音:táo 五行: 笔画:10 吉凶分析: 刑偶欠子,有爱情厄,秀气多才,清雅伶俐,中年平,晚年吉祥。 (
【乐】 繁体: 拼音:lè,yuè 五行: 笔画:15 吉凶分析: 英敏多才,子孙兴旺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隆昌。 (
【斯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学识丰富,清雅荣贵,官运旺,福寿兴家,环境良好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兆声。本义:果木名)

  2. 桃树 [peach]

    桃,桃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桃之夭夭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

    园有桃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园有桃》

  3. 木名。蔷薇科,落叶小乔木。春季开花,花淡红、粉红或白色。果实略呈球形,表面有茸毛。如:桃 茢(桃枝编的扫帚。迷信以为鬼畏桃木,用以扫除不祥);桃三李四(桃树三年结实,李树四年结实);桃弓苇矢(桃竹制的弓,荻苇做的箭。旧俗用以辟邪);桃印(用桃木刻成的辟邪饰物);桃林(指《桃花源记》中的桃源)

  4. 桃子 [peach]

    投我以桃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

    简桃核修狭者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5. 又如:桃来李答(相互馈赠);桃李之馈(送礼,贿赂)

  6. 指桃树开的花 [peach flower]

    华如桃李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何彼禯矣》

  7. 又如:桃花烧卖(面食之一,开口处呈桃花之状,类似开口的小笼包子);桃夭之子(比喻像盛开桃花一样的才女);桃笺(桃花纸。过去的一种纸名);桃花(还形容女子容貌);桃片(桃花瓣儿)。又指像桃花一样的颜色 ——多用来形容女子的颜面。如:桃夭(红颜娇女);桃花人面(形容女子和花都很美);桃夭柳媚(形容女子年轻貌美);桃夭新妇(年少貌美的新婚女子);桃花妆(古代女子盛妆之一。用胭脂淡抹两腮);桃花面(女子美如桃花的面容);桃腮(桃腮粉脸。形容女子粉红色的脸颊)

  8. 指形状像桃的其他果实 [a peach-shaped thing]。如∶棉桃

  9. 桃花开放的时令 [spring freshets]。如:桃夭李艳(桃李盛开时节。泛指春日美景);桃汛(桃花盛开时节出现的汛情)

  10. 地名。春秋鲁邑 [Tao town]。故址在今山东省汶上县北

乐 [lè]

〈动〉

  1. 喜悦;愉快 [happy;cheerful;joyful]

    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    并怡然自乐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  君游海而乐之,奈臣有图国者何?——《韩非子·十过》

    似与游者相乐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   熙熙而乐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2. 又如:快乐(感到幸福或满意);乐嬉嬉(喜悦貌);乐悦(欢喜);乐笑(欢笑);乐胥(喜乐);乐哈哈(形容喜笑的样子);乐好(爱好);乐志(愉悦心志)乐心(心里快乐);乐利(快乐与利益);乐易(和乐平易);乐郊(乐土);乐处(快乐的所在)

  3. 安乐 [easy]

    逝将去女,适彼乐土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

  4. 又如:乐欣(安乐欢欣);乐佚(悠闲安乐);乐安(安乐);乐郊(乐土。安乐幸福的地方);乐居(安乐的住所);乐国(安乐的地方)

  5. 乐于;安于 [be glad to; take delightin; be happy to]

    英雄乐业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。——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   亦乐生焉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
  6. 先生乐游。

  7. 又如:乐助(乐意助成);乐用(乐于用命);乐士(喜爱贤士);乐育(乐于教育、培养人才);乐业(乐于本业);乐愿(乐意,情愿);乐成(乐于成全)

  8. 感到快乐,享受 [enjoy]

   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。(第一个“乐”。)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9. 笑 [laugh]。如:乐得合不上嘴;乐眼(犹笑眼);乐哈哈(形容喜笑的样子)

〈名〉

  1. 旧指“声色”。即歌舞和女色 [woman and song]

   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。——《国语》

  2. 乐趣 [delight;joy;pleasure]

    此乐何极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山水之乐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3. 乐亦无穷也。

    宴酣之乐

  4. 另见 yuè

乐 [yuè]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小篆字形。象鼓鼙木架形。本义:音乐)

  2. 同本义 [music]

    乐,五声八音总名。象鼓鞞,木其虡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。

    乐者,天地之和也。夫乐者,先王之所以饰喜也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  伶伦作乐。——《礼记·世本》

    二曰六乐,谓云咸韵夏濩武也。——《周礼·保氏》

    以乐传教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  3. 和乐之本。

    置酒设乐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乐将作,遂旁设一虚坐,置琵琶于其上。——宋· 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
    乐作焉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
  4. 又如:《乐》之五声(指古时音乐分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);《乐记》(《礼记》中的篇名。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,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);乐官(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);乐节(音乐的节奏与节拍);乐德(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、和等六种品德);乐仪(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)

  5. 乐器 [instrument]

    乐既和奏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宾之初筵》

    太师抢乐,箕子拘囚。——司马贞《索隐述赞》

  6. 又如:乐悬(指钟、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);乐品(乐器);乐歌(有乐器伴奏的唱歌)

  7. 乐工,精于音乐的人 [musician]

    乐具入奏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
    齐人归女乐, 季桓子受之,三日不朝, 孔子行。——《论语》

  8. 又如:乐妇(歌妓);乐人(能歌善舞的艺人);乐女(古代女乐工)

  9. 乐羊子之妻者,不知何氏之女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〈动〉

  1. 唱,用口发音乐音 [sing]

    比单而乐之。——《礼记》

  2. 奏乐 [play]

    殿上酒九行,使相乐曲。——《辽史》

  3. 又如:乐钟(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);乐手(演奏音乐的人);乐生(奏乐歌舞的人员);乐童(奏乐的童子)

  4. 另见 lè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斤,其声。其所以盛木柿。斤,斧子。本义:劈;砍)

  2. 同本义 [split]

    斯,析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墓门有棘,斧以斯之。——《诗·陈风·墓门》

    有斯明享。——《书·酒诰》。郑注:“析也。”

    厮(斯)舆之卒。——《汉书·严助传》。注:“析薪者也。”

  3. 扯裂 [tear]

    斯,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。王念孙疏证:“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。”

  4. 分开 [divide]

    斯而析之,精至于无伦,大至于不可围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5. 距离;离开 [leave]

    华胥氏之国…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
〈代〉

  1. “斯”假借为“此”,这,这个 [this]

    斯,此也。——《尔雅·释诂》

    斯言之玷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

    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馋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而毅宗之语公主,亦曰:“若何为生我家?”痛哉斯言。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

  2. 又如:斯世(此世,今世);斯人(此人);生于斯,长于斯

  3. 则。就 [then]——表示承接上文,得出结论

    人之性,心有忧丧则悲,悲则哀,哀斯愤,愤斯怒,怒斯动,动则手足不静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
〈形〉

  1. 通“厮”。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。引申为卑贱 [humble;low]

    旅琐琐,斯其所取灾。——《易·旅》

    乡官部吏,职斯禄薄。——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上疏

  2. 又如:斯役(厮役。指干杂事的劳役);斯养(即厮养。奴仆)

  3. 白色 [white]

    有兔斯首,炮之燔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瓠叶》

〈助〉

  1. 表示结构,相当于“之”、“的” [of]

    秩秩斯干,幽幽南山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

  2.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,以确指行为的对象,相当于“是” [be]

    笃公刘,于京斯依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

  3. 用在形容词之后,相当于“然” [function word]

    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