柏特莱姆】综合测算

(有德)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纯阳独秀的吉数。胆力才谋具备,礼仪有德,健全和顺,能成就大志大业,实为博得名利富贵的最大好运数。

数理: 41

【柏特莱姆】五行分析
【柏】 繁体: 拼音:bǎi,bó,bò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
【特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0 吉凶分析: 口快心直,刑偶伤子,中年吉祥,晚年多灾,忌车怕水。 (
【莱】 繁体: 拼音:lái 五行: 笔画:14 吉凶分析:
【姆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
】含义详细解释
柏 [bò]
  1. ——见“黄柏”:即黄檗

  2. 另见 bǎi;bó

柏 [bó]
  1. ——用于外国语音译。如:柏林;柏拉图

  2. 另见 bǎi;bò

柏 [bǎi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白声。本义:木名,柏树,也称“椈”)

  2. 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 [cypress]

    柏,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柏,椈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鬯臼以椈。——《礼记·杂记》

    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
  3. 柏属约20种。如:侧柏、圆柏、刺柏、台湾扁柏、福建柏等,常绿树,可供观赏和材用,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

  4. 柏叶 [cypress leaf]。如:柏酒(以柏树叶浸泡的酒)

  5. 特指柏台(御史台的别称。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,固称) [cypress terrace]

    俱蟠使下之柏,俱擅乙中之二。——唐· 黄滔《祭陈侍御》

  6. 古国名。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 [Bai state]

    于是江、 黄、 道、 柏方睦于 齐。——《左传》

  7. 另见 bó;bò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牛,寺声。本义:雄性的牛马)

  2. 同本义 [bull]

    特,朴特,牛父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凡马,特居四之一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官·校人》

    特,牡牛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3. 又如:特处士(赋予公牛以处士头衔);特牛(一头公牛)

  4. 泛指牛 [ox]

    高辛氏人家生一犬,初如小特。——樊绰《蛮书》

  5. 三岁兽 [three-year old beast]

   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?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
  6. 敌特;特务 [spy]。如:反特;特工

〈形〉

  1. 独特,特异;突出;特别[special;particular;out of the ordinary]

    士之特立独行,适于义而已。——韩愈《伯夷颂》

    何其无特操与?——《庄子·齐物论》

  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,不与培塿为类。——柳宗元《始得西山宴游记》

    臣超区区,特蒙神灵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  2. 又如:特达(特别通晓事理);特支(特别支出。源于宋时朝廷发给军士的特别赏赐);特等;特旨(特诏;帝王的特别诏令);特命(特别命令);特绝(卓绝);特表(非凡的仪表)

  3. [single-handed;by oneself] 。如:特操(独立的操守);特识(独立的见解);特笔(独特的笔法);特见(独特的见解);特士(有独特志向、操行的人物)

〈副〉

  1. 单独;单单;特地 [alone;by oneself;specially]

    夫国岂特为车哉?——《吕氏春秋·君守》

    岂特为宫室哉?——《吕氏春秋·分职》

    我特以三国城从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

    使韩信特将北击之。——《汉书·张良传》

   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。——《庄子·逍遥游》

    且姑墨、 温宿二王特为 龟兹所置。——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

    特怪老人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  特赏侍郎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

    特为天之所厚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  2. 又如:特特(特地);特骨地(故意地);今特汇上;特为此事而来;特加(特别给与);特遣;特约;特故(特意);特甚(特别厉害);特生(孤独生长,独立生长);特为(独个儿干);特将(独自统率指挥军队)

  3. 只,仅,不过 [only]

    特以诈佯为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特示故人。——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
    特自皇古迄今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    特为变至微。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艸,来声。本义:草名。即藜)

  2. 草名,又名藜 [lamb’s-quarters]。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。嫩苗可食,生田间、路边、荒地、宅旁等地,为古代贫者常食的野菜

    莱,蔓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南山有台,北山有莱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

  3. 郊外休耕的田 [unrotated land]。如:莱田(荒地)

  4. 古国名 [Lai state]。今山东省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旧址。如:莱夷(古国名。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。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)

  5. 莱驹为右。(莱驹作晋侯的车右武士。)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〈动〉

  1. 长满杂草 [overgrow with weeds]

    莱五十亩。——《周礼·遂人》

    莱,野也。——《越绝书·吴内传》

    田卒污莱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

  2. 除草 [weed]

    若大田猎,则莱山田之野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山虞》

姆 [mǔ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女,母声。本义:中国古代教育未出嫁女子的妇人)

  2. 同本义 [governess]

    娒,女师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姆纚笄宵衣在其右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注:“姆,妇人年五十,无子,出而不复嫁,能以妇道教人者,若今时乳母。”

    姆教婉娩听从。——《礼记·内则》

  3. 又如:保姆(保母。受雇为人看孩子或干家务的妇女);姆母(古时为人教育女子的妇人);姆师(古时以妇道教育女子的女师);姆训(女师的训诫);姆教(女师传授妇道于女子)

  4. 乳母 [nurse]

    姆抱幼子立侧。——韩愈《殿中少监马君墓志》

  5. 另见 

姆 [ńg]
  1. 另见 m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