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泽尔】综合测算

(高楼望月)温和平静的优雅发展数。

分析: 温良和顺之象。有智达的能力,在文艺技术方面定能发展,取得成功。若怀大志成就大业者,须用最大气力,以补不足之威势。因其缺少胆略气魄,故此数实为保守平安的吉数。此数最适合女性,男性用则倾向消极。

数理: 35

【巴泽尔】五行分析
【巴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4 吉凶分析: 幼年多灾,中年劳苦,晚年隆昌,欠子之字,一生平凡。 (
【泽】 繁体: 拼音:zé,shì 五行: 笔画:17 吉凶分析: 学问丰富,名利双收,官或财旺,智勇双全,一生荣贵。 (
【尔】 繁体: 拼音:ěr 五行: 笔画:14 吉凶分析: 秀气英敏,温和荣贵,中年吉祥,晚年成功隆昌,出国之字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小篆象蛇形。本义:大蛇)

  2.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[big snake]

    巴,巴虫也,或曰食象蛇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。注:“说者云,长千寻。”

    朱卷之国,有黑蛇青象,食象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。注:“即巴蛇也。”

  3. 因加热、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[crust]。如:盐巴;泥巴;锅巴

  4. 古族名;古代国名,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[Ba]

    西南有巴国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。注:“今三巴是。”

    巴人以比翼鸟。——《周书·王会》

    秦西有巴戎。——《荀子·彊国》。注:“巴在西南,戎在西,皆隶属。”

  5.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,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“巴子国”。秦惠文王灭巴后,改置巴、蜀、汉中三郡

  6. 压强的单位,等于10 5 帕,或10 5 牛顿/米 2 ,或10 6 达因/厘米 2 (0.986923标准大气压) [bar]

〈动〉

  1. 盼,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[wait anxiously]

    暗潮巴到无人会,只有篙师识水痕。——杨万里《过沙头》

  2. 又如:巴得(盼望)

  3. 紧紧贴在 [cling to]。如:爬山虎巴在墙上

  4. 粘结在…上 [stick to]。如:粥巴锅了

  5. 靠近;贴近 [be close to]

    前不巴村,后不着店,怎生是好?——元· 王晔《桃花女》

    我只道是谁,巴着窗户眼儿一瞧,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6. 爬,攀登 [climb]。如:巴山虎(爬山虎);巴山越(度)岭(爬山越岭)

  7. 助词。用作后缀。如:尾巴;干巴

泽 [zé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。睪( yì)声。本义::光泽,润泽)

  2. 同本义 [lustre]

    泽,光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共饭不泽手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  泽剑首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

    实诸泽器。——《考工记·慌氏》

    顺非而泽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    芳与泽其杂糅兮。——《离骚》

    热多则淖泽。——《素问·经络论》

    色沃不泽。——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

    色泽莹润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根色鲜泽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   仁义不足泽其性,礼乐不足锢其情。——王安石《太古》

  3. 又如:泽雨(润泽万物之雨);泽器(润泽光滑的器皿);色泽(颜色和光泽)

  4. 水深的湖泽或水草丛杂的湖泽 [marsh]

    下而有水曰泽,言润泽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
   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。言其润泽万物以阜民用也。——《风俗通》

    泽水之钟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    川壅为泽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
    泽居苦水者,买庸而决窦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
    山泽不避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  行吟泽畔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  在某泽中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5. 又如:泽陂(池沼);泽皋(沼泽);泽淖(泥潭);泽农(指在水泽地区耕作的农夫);泽卤(地低洼而多盐碱);泽薮(大泽);川泽

  6. 恩泽,恩惠 [beneficence;favor]

    泽及万世而不为仁。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

    故西门豹为 邺令,名闻天下,泽流后世。——《史记·西门豹传》

  7. 又如:泽民(施恩惠于民);泽物(施恩于人,做好事);泽枯,泽骨(恩泽施及死去的人。形容恩情深厚);泽霈(恩惠普施);泽润(恩泽普施)

  8. 仁慈的行动 [benefit]

    殷王亦罔敢失帝,罔不配天其泽。——《书·多士》

  9. 雨和露 [rain and dew]

    两泽下注。——明· 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

  10. 又如:泽下尺,升上尺(天上的雨下落一尺,地上的禾苗就向上长一尺。比喻君王赐给臣民恩泽,臣民就拥戴君王)

  11. 土壤中的水分 [moisture]

    凡耕之本,在于趣时,和土,务粪泽,早锄早获。——《齐民要术》

  12. 津液、唾液或汗水 [body fluid,saliva or sweat]

    几扇门窗上就留着他的手泽了。——叶圣陶《小铜匠》

  13. 润头发或皮肤的油脂 [oil]

    你让我来分你一些香泽吧!——郭沫若《王昭君》

  14. 又如:芳泽;香泽

  15. 汗衣;内衣 [undershirt; underclothes]

    岂曰无衣,与子同泽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

  16. 禄位;遗风 [custom left by a preceding generation]

    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17. 又如:手泽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窗格花纹)

  2. 同本义 [figure;decorative pattern]

  3. 后引作薾。华盛的样子 [luxuriant]

    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——《诗·小雅》。毛传:“尔,华盛貌。”

  4. 又如:丽尔(华丽的样子)

  5. 近。通“迩” [near]

    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——《诗·大雅》

   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。——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

   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,南乡尔卿。——《仪礼·燕礼》

    名相近者相远也,实相近者相尔也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肆长》

   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,譬之其豺狼也,不可以身尔也。——《荀子·哀公》

  6. 又如:尔者(近来);尔语(凑向跟前说话)

  7. 浅近 [shallow]

〈代〉

  1. 第二人称代词 [you]

  2. 尔为尔,我为我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尔安敢轻吾射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
  3. 又如:尔当(你);尔躲(你身上);尔汝(尊对卑称;贵对贱称;朋友间的亲密互称);尔济(汝辈,你们)

  4. 您;你们——通常放在关系词“所”之前。如:尔曹(你们大家)

  5. 那 [that]

    尔夜风恬月朗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
  6. 又如:尔俸尔禄(那些俸禄。尔:其,那);尔语(那样言语);尔时(那时,彼时)

  7. 这个;此 [this]

    问君何能尔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饮酒》

  8. 如:尔夕(今夕,这个晚上);尔日(当天,这天);尔为(这样,如此)

  9. 如此;这样。

    尔毋从从尔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  10. 又如:果尔;乃尔;尔馨(六朝时语词。即如此);尔为(如此);尔许(若此,如许。尔,此也。许,助辞);不尔;云尔

〈助〉

  1. 形容词、副词的词尾,相当于“然”

    鼓瑟希,铿尔,舍瑟而作。——《论语》

  2. 相当于“了”

    非死则徒尔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3. 应诺声。相当于“是” [yes]。如:尔尔(应答之词。等于唯唯,是是)

  4. 通“耳”,表示限止用在句末,可译为“而己”“罢了”

    唯手熟尔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归田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