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诺枚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采诺枚】五行分析
【采】 繁体: 拼音:cǎi,cài 五行: 笔画:7 吉凶分析: 清秀巧妙,天生聪明,幼年辛苦,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。 (
【诺】 繁体: 拼音:nuò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
【枚】 繁体: 拼音:méi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奔波劳苦,有才能理智,重情失败,晚年吉昌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采 [cǎi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爪从木。甲骨文,上象手,下象树木及其果实。表示以手在树上采摘果实和叶子。本义:用手指或指尖轻轻摘取来)

  2. 同本义 [pick]

    采,捋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俗作採。

    参差荇菜,左右采之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关雎》

    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   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采薇》

    行以肆夏,趋以采荠。——《周礼·乐师》。司农注:“乐名。或曰皆逸诗。”

    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饮酒》

  3. 又如:采花;采果子;采及葑菲(对别人征求意见时的谦辞)

  4. 引申为采集;搜集 [collect;gather]

    古有采诗之官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

  5. 又如:采兰赠药;博采众长;广收薄采;采了200多种矿样;采药;采珍珠;采铁;采金;采气;采油

  6. 挑选;采纳 [choose;accept]

    纳采。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

    昏礼始纳采。谓采择其可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注

    嵘虽位末名卑,而所言或有可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采上古帝位号,曰皇帝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〈名〉

  1. 多色的丝织品。后来写作“綵” [colored silks]

    衣必文采,食必梁肉。——汉· 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
  2. 引申为彩色。后写作“彩” [color]

    抑为采色不足视於目与?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3. 又如:采缯(彩色丝织品);采服(彩色的衣服);采章(绘有彩色图案的旌旗、车舆及服饰)

  4. 文章的词藻 [word]

    繁采寡情,味之必厌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

  5. 精神上的活力或生气 [complexion;spirit]。如:兴高采烈

  6. 神色;神态 [expression]。如:风采

  7. 彩头,赌注 [wager]。如:采头(赌注。采:骰子的点色。掷出得胜的点色,称“得采”、“喝采”)

  8. 另见 cài

  9. 寀、埰 cài

〈名〉

  1. 采地,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[fief;feoff],又叫采邑,食邑,采地

    大夫有采,以处其子孙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

    西采雍梁。——《法言·重黎》。注:“食税也。”

    所谓采者,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。字亦作寀。——《公羊传·襄公十五年》注

  2. 古九畿之一 [outer suburbs]。如:采圻(采畿。九畿之一)

  3. 另见 cǎi

〈副〉

  1. (形声。从言,若声。本义:表示)

  2. 同本义(一般用于上对下、尊对卑或平辈之间,卑对尊用“谨诺” [yes])

    诺,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应词也。缓应曰诺,疾应曰唯。

    莫敢不诺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
    太后曰:“诺。恣君之所使之。”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

    孟尝君不说,曰:“诺,先生休矣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3. 又如:诺诺(连声应诺);诺唯(应诺);诺许(许诺;应允)

  4.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,表示许可叫“诺”,犹今签字 [put “okay”on a document]

    是谁画诺谁传诏,一纸明贻万国羞!——清· 黄遵宪《述闻》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木,从攴( pū)。本义:树干)

  2. 同本义 [trunk]

    枚,枝干也。可为杖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竹曰个,木曰枚。——《释名》

    枚,条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施于条枚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旱麓》

    遵彼汝坟,伐其条枚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

  3. 马鞭 [whip]

    还于东门中,以枚数阖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
  4. 古代行军时,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,形如筷子 [gag]

    军士衔枚,夜登芒山,未明击之。——《北史》

  5. 门钉 [peg]。如:枚数(门钉数)

〈量〉

  1. 相当于“个”,“支”,“件”等 [piece]

    六枚都使升空法,云端里面各翻腾。——《西游记》

  2. 又如:一枚铜钱

〈副〉

  1. 一一;逐个 [one by one;one after another]。如:枚卜(一一占卜);枚列(一一列举);枚别(一一分辨);枚进(一一进献);枚数,枚举(一一列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