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 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数理: 31
〈名〉
(象形。甲骨文和金文字形,象海贝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古时以贝壳为货币,又用作装饰,故从“贝”的字多与钱财宝物、装饰品或贸易商品有关。本义:海贝)
牡蛎、蛤或其它软体动物中腹足类和瓣鳃类的统称。体软无节,外束膜一层曰外套膜,能分泌液质,结构成壳,名为介 [shellfish]
贝壳 [shell]
又如:贝阁(用贝壳装饰宫门前的楼观);贝阙(以贝装饰的宫门楼观);贝文(贝壳的纹彩);贝饰(贝制的饰物);贝雕(在贝壳上雕刻或镶嵌的工艺品。包括人物、山川、花卉、动物以及家具、文具等)
古代货币 [tortoise coin]
大贝四寸八分以上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又如:贝货(古代以贝壳为货币,故称贝货);贝财(货财);贝币(原始货币)
锦上的贝形花纹 [shellfish-like pattern]。如:贝胄(用文贝装饰的头盔)
印度贝多或贝多罗树的简称。佛教徒以其叶写经 [leaf]。如:贝函(佛经经匣);贝多叶(多罗树的叶;写经的树叶);贝典(贝夹。佛经);贝字(写在叶上的字。指佛经);贝书(贝叶书。佛经)
贝尔的简称 [bel(缩写b,B)]
姓
〈名〉
(会意。从系持倒首。象悬挂的样子。( xuán)本义:悬挂)
县假借为“寰”,为州县的县 [county]。行政区划单位。周代县大于郡,秦以后县属于郡。今为一级行政区划,隶属于地区、自治州、直辖市之下
遂缚诣县。——三国魏· 邯郸淳《笑林》
南番二县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龙泉县。—— 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
开道置县。——《明史》
又如:县尹(一县的长官);县学(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,以培养人才,教育百姓,称县学);县委(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)
官府 [local authorities]。如:县君(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);县治(县衙;县政府)
古代天子所治之地,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,即王畿 [feud]。如:县内(儒家之说,以四海之内为九州,其一为畿内,天子所治);县主(皇族女子的封号);县公主(汉代皇女的封号)
另见 xuán
〈动〉
系挂 [hang]
縣,系也。从系,持县会意。——《说文》。
骊姬请使申,处 曲沃以速縣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注:“缢也。”
不狩不猎,胡瞻尔庭有县鹑兮?——《诗·魏风·伐檀》
尔庭有县特兮。
尔庭有县鹑兮。
又如:县令(高悬的命令。即“高名”、“虚名”);县车(悬挂缰绳,停放车子不用。比喻退隐不再出仕)
维系;拴系;系联 [tie]
县联房植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经》
县棺而封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又如:县绝(悬系之绳断绝);县联(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)
揭示;颁立 [reveal]
县法以诱民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又如:县法(古代公布法令,皆悬在阙下,使众周知,故以称颁布法令)
称量;衡量 [weigh]。如:县石(称量石头);县轻重(权衡利弊)
〈名〉
古称悬挂的乐器,如钟磬等 [instrument]
正乐縣之位。——《周礼·小胥》。注:“谓钟磬之属。”
又如:县垂(指钟磬等悬挂乐器);县兴(奏钟磬之类的乐器);县磬(悬挂的磬。喻空无所有,贫困之极)
秤锤 [the sliding weight of a steelyard]
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。——《礼记·经解》。注:“谓锤也。”
又如:衡县(秤锤)
〈形〉
远,悬殊 [be separated]
县隔千里。——《汉书·高帝纪》
此古之所谓县解也。——《庄子·大宗师》。向注:“无所系也。”
又如:县隔(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。同“悬隔”);县久(历时久长);县远(悬殊;距离遥远)
另见 xiàn
〈动〉
(形声。从心,勿声。本义:不重视;忽略)
同本义 [neglect]
忽,忘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忽,轻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三》
奈何而忽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
忽于小过。——《汉书·王嘉传》
忽于道德。——《汉书·东平思王宇传》
不可忽也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又如:疏忽;忽忘(忘记);忽易(忽略,忽视);忽睨(傲视);忽怠(轻慢);忽慢(轻慢);忽薄(轻视)
好像 [seem]。如:忽似(恍若,好像);忽若(恍若,好像);忽怳(似有似无)
〈副〉
忽然;突然 [suddenly]
忽逢桃花林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路转溪头忽见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西江月》诗
忽闻客大呼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忽一人大呼。——明· 高启《书博鸡者事》
又如:忽冷忽热;忽明忽暗;忽漫(忽而,偶然);忽剌巴(忽然);忽儿(突然,忽然);忽流(忽然)
〈形〉
急速 [swiftly]
其亡也忽焉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
忽反顾以游目兮。——《楚辞·离骚》
又如:忽眨(眼睛不停地开闭);忽焉(快速的样子);忽溜(转动的样子);忽腾腾(快迅奔腾的样子);忽骤(犹急速)
渺茫;辽远;恍忽 [dim;remote]
忽乎吾将行兮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〈名〉
中国古代的长度和重量单位,1忽等于1/1000分,即等于1/3000厘米或1/20000克 [hu]
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