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穆奇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李穆奇】五行分析
【李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7 吉凶分析: 一生清雅多才,贵人明现,重情失败,中年劳,晚年隆昌。 (
【穆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一生清雅贤能,有才能,英俊但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 (
【奇】 繁体: 拼音:qí,jī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多才贤能,清雅荣贵,中年劳,晚年成功隆昌,女人有爱情烦恼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木,子声。本义:李树)

  2. 同本义。落叶乔木,春天开白色花,果实叫李子,熟时黄色或紫红色,可吃 [plum]

    李,李果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北山有李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南山有台》

  3. 又如:李下瓜田(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)。又指李树的果实、李花、李园

    华如桃李。——《诗·召南·何彼禯矣》

  4. (李:李花)

    报之以李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

  5. (李:李子)

    丘中有李。——《诗·王风·丘中有麻》

  6. (李:李园)

  7. 狱官。通“理” [judge;justice]

    皋陶为李。——《管子·法法》

  8. 星名。即角宿二,为室女座 δ星 [star's name]。如:李长庚(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)

  9. 姓。如:李杜(李白和杜甫);李唐(李氏唐朝);李氏子蟠(姓李的人家的孩子。氏,姓);李文靖公(李沆,字太初,宋太宗、真宗时的宰相,谥文靖);李渤(唐朝洛阳人,曾写过一篇《辨石钟山记》);李牧连却之,李牧接连打败它。李牧,赵国良将,曾几次打败秦军。公元前229年,秦将王翦攻赵,李牧率兵抵抗。赵王中了秦的反间计,杀李牧。第二年,王翦破赵军,虏赵王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禾名)

  2. 同本义 [standing grain]

    穆,禾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盖禾有名穆者也。”

  3. 古时宗庙制度,父居左为昭,子居右为穆。参见“昭穆” [the right side position in ancestral temple]

    辩庙祧之昭穆。——《周礼·小宗伯》。注:“父曰昭,子曰穆。”

  4. 代指右边 [right side]

    只见贾府人分了昭穆,排班立定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5. 又如:昭穆(左边和右边)

〈形〉

  1. 恭敬 [reverent;solemn;respectful]

    于穆清庙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清庙》

    穆穆皇皇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假乐》

    我其为王穆卜。——《书·金滕》。传:“敬也。”

  2. 又如:肃穆(严肃恭敬);静穆(安静庄严);穆穆(端庄恭敬);穆穆纯纯(恭敬诚恳的样子)

  3. 壮美 [magnificent and beautiful;full of grandeur]

    穆穆文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
    天子穆穆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4. 又如:穆穆(端庄盛美的样子);穆行(美行);穆如(和美的样子);穆若(和美的样子)

  5. 肃静 [solemn silence]

    于是吴王穆然。——《论衡·非有先生论》。注:“犹默静思貌也。”

  6. 又如:穆静(安靖);穆然(静思的样子);穆穆(宁静;静默)

  7. 淳和,温和 [mild;gentle]

    穆如清风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烝民》

  8. 又如:穆远(淳和深远);穆耀(祥和光明)

  9. 和睦 [harmonious]

    而与夏侯尚不穆。——《三国志·苟彧传》

  10. 又如:穆清(和睦清明);穆亲(和睦相亲);穆畅(清和畅美)

  11. 纯正 [pure]

    布德执义曰穆。——《周书·谥法》。注:“纯也。”

  12. 又如:穆羽(声细如五音之羽,穆然相和)

  13. 诚信 [honest]。如:穆宣(诚信公明);穆卜(虔诚占卜)

  14. 深远;幽微 [profound and lasting;far-reaching]

    穆眇眇之无垠兮,莽芒芒之无仪。——《楚辞》

  15. 清彻 [clear]

    天色澄穆,亦惟此时也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答王敏仲》

  16. 通“睦”。和睦 [harmous]

    周公穆康叔, 管蔡则流言。—— 曹植《豫章行》

  17. 通“默”。不语 [tacit;silent]

    于是吴王穆然,俛而深惟。—— 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

奇 [jī]

〈形〉

  1. (字源见奇( qí)。本义:奇特,奇异)

  2. 单数,偶之对 [odd]

    奇,一曰不耦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阳数奇。——《白虎通·嫁娶》

    一算为奇。——《仪礼·乡射礼》

    奇肱之国,其人一臂三目,有阴有阳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西经》

    每奇日,未尝不视朝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3. 又如:奇日(奇数之日。即单日);奇左(仅有左臂);奇肱(仅有一臂。又指古代神话中的国名);奇偏(偏于一方面,片面)

  4. 非法的 [illegitimate]。如:奇车(不合制度的车);奇请它比(于法律正文以外,另行请示或比附他例判案)

  5. [遭遇]不顺当的 [unsmooth]

    卫青不败由天幸, 李广无功缘数奇。—— 王维《老将行》

  6. 又如:奇人(坎坷不遇之人);数奇(命运不好);奇薄(数奇命薄。命运不好);奇蹇(命运不好)

  7. [中医]∶药味合于单数或单味药的 [odd-numbered] 。如:奇方

〈名〉

  1. 余数,零头,不足整数者 [remainder;fractional amount]

    时有奇羡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。索隐:“余衍也。”

    操其奇赢。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。注:“谓有余财。”

    旁入奇利。——《管子·禁藏》。注:“余也。”

    长约八分有奇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  七万五千有奇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2. 又如:奇得(多余的利益);奇羡(商贾买卖的赢利);奇零(不满整数的数目);奇赢(以余财蓄积奇异的货物)

  3. 另见 qí

奇 [qí]

〈形〉

  1. (会意。从大,从可,可亦声。本义:奇异,怪异)

  2. 同本义 [curious;incredible;queer;peculiar]

    奇,异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奇服怪民不入宫。——《周礼·阍人》

    国君不乘奇车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
    奇生怪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足以为奇伟偃却之属。——《荀子·非相》。注:“奇伟誇大也。”

    余幼好此奇服兮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
    有奇字素无备者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
    邑人奇之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伤仲永》

    奇已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  奇花初胎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  3. 又如:奇挺(奇异挺拔;奇异超群);奇怀(奇异的想法);奇缘(奇特的缘分);奇古(奇特古朴);奇辟(奇特异常);奇节(奇特的节操);奇险(奇特险怪)

  4. 珍奇;稀奇 [rare]

    此奇货可居。——《史记·吕不韦传》

  5. 又如:奇稀(奇希。希奇);奇货(珍奇少见的物品或货物);奇珍(奇异珍贵之物);奇花异卉(稀奇少见的花草)

  6. 出人意外,诡变莫测 [unpredictable;unusual]

    以奇用兵。——《老子》。注:“诈也。”

  7. 又如:奇咳(奇祕);奇正(兵法术语。设计邀截袭击为奇,对阵交锋为正);奇病(奇怪的病)

  8. 新奇 [strange;novel]。如:奇靡(新奇华丽);奇纵(新奇豪放);奇律(新奇的乐律)

  9. 非凡;佳;妙 [outstanding;fine]。如:奇优(出类拔萃的优伶);奇度(非凡的气度);奇相(非凡的相貌);奇笔(奇妙的书法);奇方(奇妙的丹方)

〈副〉

  1. 极端,极其,非常,异常 [extremely]。如:奇大;价钱奇贵;奇效的药水

〈动〉

  1. 引起惊讶;感到惊异 [surprise;wonder]

  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,累召不应。——《张衡传》

  2. 又如:不足为奇;奇诧(惊奇,诧异);奇骇(非常惊异;奇特惊人)

〈名〉

  1. 泛指一切奇特的、异乎寻常的人或事物 [strange person or things]。如:奇门(一种迷信术数。认为可依此推算预测人的吉凶祸福)

  2. 另见 j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