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总宝】综合测算

(有德)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纯阳独秀的吉数。胆力才谋具备,礼仪有德,健全和顺,能成就大志大业,实为博得名利富贵的最大好运数。

数理: 41

【心总宝】五行分析
【心】 繁体: 拼音:xīn 五行: 笔画:4 吉凶分析: 孤独,克父,一生安稳享福,有爱情厄,子孙兴旺。 (
【总】 繁体: 拼音:zǒng 五行: 笔画:17 吉凶分析: 一生清雅多才,义利分明,中年劳,晚年吉祥,双妻之格。 (
【宝】 繁体: 拼音:bǎo 五行: 笔画:20 吉凶分析: 忧心劳神,忌车怕水,中年吉祥,晚年劳神,二子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据甲骨文和小篆,中间像心;外面像心的包络。本义:心脏)

  2. 同本义 [heart]

    心,人心也。在身之中,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在肺之下,膈膜之上,着脊第五椎。形如莲蕊,上有四系,以通四脏。心外有赤黄裹脂,谓之心包络。

    其祀中霤,祭先心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  顺我,即先刺心;否则,四肢解尽,心犹不死。——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3. 又如:心腹之病(致命之祸;隐患);心上刃(“忍”字的拆写);心肝肐蒂(心肝宝贝);心气(中医指心脏的功能);心系(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);心脾(心脏与脾脏)

  4. 内心 [inner most being;mind]

    日月阳止,女心伤止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杕杜》

  5. 又如:心悦情服(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);心香(敬事鬼神,心笃意诚,同于焚香);心苗(心意;心愿)

  6. 心中。心里 [in the heart;in mind]。如:心喻口,口喻心(自己反复思量、揣度);心肝道儿(心思。亦指财欲);心甜的(心爱);心丧(心里悼念)

  7.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,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[mind]

    心之官则思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8. 又如:心猿智慧(喻头脑机敏灵活);心拙口夯(心笨口笨);心坌(愚笨);心知(心智)

  9. 思想 [thought]

    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

    心忧炭贱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汝心之固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    心乐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记》

    用心专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
  10. 又如:心量(志气;抱负);心体(指思想);心识(意识);心想(思想;感情);心裁(指思想,主意);心用(思想行为)

  11. 精神 [spirit]。如:心神惝恍(神志不清,迷迷糊糊);心神仿佛(心神恍惚不安);心猿(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);心体(精神与肉体)

  12. 心绪;心情 [mood]。如:心猿难系(喻人心思散乱,难于把握);心荒撩乱(心荒意乱);心惊骨软(神态惶恐);心持两端(分心,心绪不集中)

  13. 思虑;谋划 [calculation]。如:心重(思虑太多);心趄(变心;不遵守诺言);心模(揣测;估量)

  14. 中心,中央 [center]

    东船西舫悄无言,唯见江心秋月白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15. 当心画

    波心荡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
  16. 又如:心号(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);心经(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的简称。以其概括了《般若经》的核心,故称);心子;心脏;江心

〈名〉

  1. 禾稿;连穗带杆的禾把子 [a bundle of cereal crops]

    五百里甸服,百里赋纳总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。孔传:“禾稿曰总,入之供饲国马。”

  2. 束穗;流苏 [tassels](古代的车马装饰品)

    王后之五路,重翟,锡厘朱总。——《周礼》。贾公彦疏:“凡言总者,谓以总为车马之饰,若归人之总,亦既系其本,又垂为饰,故皆谓之总也。”

  3. 又如:朱总(朱红色的车饰)

  4. 整数 [integer]

    银子成总了,我差人回家取去!——《老残游记》

  5. 麻杆扎成的火把 [torch]

    错总之法,横于坐所。——《管子》

〈形〉

  1. 全部,全面 [general;total]

 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  2. 又如:总崩溃;总批发;总目;总代理;总动员;总产量;总成本

  3. 为首的,担任较高级职务的,领头的(如高于同类头衔的其他人) [chief;general]。如:总制(总督);总河(总管治理河道事务的官员)

〈副〉

  1. 皆;一概 [all]。如:总里(都;全部;总共);总不如(都不如);总疑(不停地怀疑);总是(全都是)

  2. 一直;一向 [always;consistently]。如:总是站在斗争的第一线;总疑(不停地怀疑)

  3. 终归,毕竟 [after all;eventually]。如:他总还是个孩子,哪能像大人那样有力气;总来(总归;终究);总悉(总归)

  4. 用法同“纵”。纵然;即使 [even though;even if]

    莫言塞北无春到,总有春来何处知。——《度破讷沙》

    年兄总要出家修行,也该与我们作别一声,如今觉得忒歉然了!——《醒世恒言》

  5. 又如:总有(虽然有;即使有);总做(纵使);总然(纵然;即使);总饶(任凭;尽管)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甲骨文字形,象房子里有贝和玉,表示家里藏有珍宝,会意。在西周金文里,又加上一个声符“缶”(古音与“宝”同)。本义:珍宝)

  2. 同本义 [treasure]

    宝,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稼穑维宝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    以作尔宝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

    宝玉者,封圭也。——《谷梁传·定公八年》

    以其宝来奔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》。注:“玉也。”

    怀其宝。——《论语》

    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戴朱缨宝饰之帽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3. 又如:珠宝;宝函(宝匣);珍宝(珠玉宝石等);宝肆(出售珍宝的店铺);宝冕(宝冠。用宝石装饰的帽子);宝钏(以金玉等制作的手镯);宝钗(首饰名。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)

  4. 珍贵的东西 [precious thing]

    轻敌几丧吾宝。——《老子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
    啬其大宝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先已》。注:“身也。”

    正得秋而万宝成。——《庄子·庚桑楚》

    不爱珍奇重宝肥饶之地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5. 又如:献宝;财宝;传家宝;文房四宝

  6. 印信符玺 [jade token]

    又有“万几宸翰之宝”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7. 又如:宝札(玺书。古代以印章封记的文书;私人书信的敬辞);宝符(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)

  8. 对小孩儿亲爱的称呼 [darling]。如:我的小宝

  9. 一种赌具。方形,用牛角或硬木做成,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,参加赌博的人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[a kind of gambling device]

    开宝,你们有胆子没有?—— 老舍《骆驼祥子》

  10. 货币 [money]。如:通宝;元宝

  11. 寳、寶 bǎo

〈动〉

  1. 珍爱,珍视 [treasure]

    吾有三宝,持而宝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解老》

  2. 又如:宝身(珍惜身躯);宝重(珍惜重视);宝惜(珍惜)

  3. 珍藏 [collect]。如:宝录,宝蓄(珍藏)

  4. 寳、寶 bǎo

〈形〉

  1. 珍贵的,宝贵的 [treasured]

    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—— 李斯《谏逐客书》

  2. 又如:宝刀(珍贵的战刀);宝玉(珍贵的玉);宝书(宝籍。珍贵的书籍)

  3. 贵重的;由于其美丽、稀有或硬度而在商业上具有极高价值的 [precious]。如:宝衣(贵重的衣服);宝床(贵重的坐具或卧具)

  4. 敬词 [term of respect]

  5. 敬称与帝王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字(帝王、神仙所写的字);宝位(帝位)

  6. 敬称与佛教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鼎(香炉);宝篆(形容香炉之烟缕缕曲折上升,状如篆文)

  7. 敬称与道教有关的事物。如:宝忏(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);宝诀(道教修炼的秘诀)

  8. 敬称与他人有关的人和事。如:宝斋;宝舟;宝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