均晓奈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均晓奈】五行分析
【均】 繁体: 拼音:jūn 五行: 笔画:7 吉凶分析: 天生聪明,多才巧智,清雅荣贵,成功隆昌,名利双收。 (
【晓】 繁体: 拼音:xiǎo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胆识丰富,理智充足,出外大吉,官运旺,清雅荣贵,出国之字。 (
【奈】 繁体: 拼音:nài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多才秀气,清雅荣贵,中年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土,匀声。“匀”亦兼表字义。合起来指土地分配均平。本义:均匀;公平)

  2. 同本义 [equal;even;fair;just]

    均,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乃均土地。——《周礼·小司徒》

    土均。——《周礼·序官·均人》

    大夫不均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北山》

    而患不均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

    盖均无贫。

    性行淑均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霜露所均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  有无不均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3. 又如:均壹(公平专一);均浃(平均而普遍);均人(官名。周礼地官之属。掌平均土地征役);均徧(公平周徧);均辨(公平);均平(均匀公平);均遍(均匀周遍);均种(指种植的间隔均匀适度)

  4. 等同,相同 [equal]

    德虽如舜,不免形均。——《荀子·君子》

  5. 又如:均权(权势相等);均科(同等之罪);均敌(犹对等);均礼(行对等之礼)

〈动〉

  1. 使…同样;平分 [divide equally;share out equally]

    我行法,当等贵贱,均贫富。——《续资治通鉴》

  2. 又如:均摊;均贫富

  3. 调和,调节 [adjust]。如:均两浙杂税;均和(调和,协调);均节(调节);均适(调节适应)

  4. 衡量,比较 [weigh]

    均之二策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5. 又如:均工(按日计酬)

〈副〉

  1. 皆,都,全部 [without exception;all]

    均欲奋勇出城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  均被火烧。

  2. 又如:诸事均已办妥

〈名〉

  1. 一种制造陶器所用的转轮,又称“陶旋轮”,后喻国政 [wheel]

    秉国之均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节南山》

    犹立朝夕于运均之上。——《管子·七法》

  2. [计数或计量的] 单位,用以度量其他同类量的标准量,特指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,古代三十斤为钧,四钧为石 [a measurement unit]

    夫先王之制钟也,大不出均,重不过石。——《风俗通义·钟》

    辍舂哀国均。——《文选·任昉·出郡傅舍哭范仆射》

    令官作酒,以二千五百石为一均。——《汉书》

  3. 中国水名 [Jun river]。汉水支流之一,上、中游为河南淅河,至河南淅川县与丹水合为均水,也称“丹江”

  4. 中国州名 [Jun prefecture]。今为湖北省均县

  5. 中国宋代瓷窑名,在今河南省禹县 [Jun kiln]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从日,尧声。本义:天明)

  2. 同本义。今专指天刚亮 [dawn;daybreak]

    晓,明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冥冥之中,独见晓焉。——《淮南子·俶真》

    晓驾炭车辗冰辙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卖炭翁》

    晓看红湿处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

    晓当尽戮之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    梳晓鬟也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  晓风残月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

  3. 又如:破晓(刚亮);拂晓(天快亮);晓雾;晓舌(鸟拂晓叫);晓暝(天将亮的时候);晓行;晓鸡初啼;晓星;晓岚;鸡鸣报晓;晓夕(日夜);晓天,晓色(拂晓时的天色);晓月,晓魄(拂晓残月)

  4. 清晨 [morning]

    晓光浮野,朝烟承日回。——梁· 简文帝《侍游新亭应令诗》

  5. 又如:晓日(朝阳);晓夕;晓光(清晨的日光);晓妆(晨妆);晓昏(朝夕);晓霜(早上的霜露)

〈动〉

  1. 明白,了解 [know;understand]

    晓,慧也;快也;智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晓然以至道。——《荀子·臣道》。注:“明喻之貌。”

    明主不深晓,以为仆沮贰师,而为李陵游说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
    上晓音律。——宋· 王谠《唐语林·雅量》

    使使晓武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展玩不可晓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2. 又如:晓白(通畅明白);晓旨(明白用意);晓析(了解);晓知,晓明(通达,明白)

  3. 告知,使明白 [tell;let sb. know]

   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

  4. 又如:晓喻(通告;告诉);晓世(使世人知道);晓告(告知);晓字(告示)

〈代〉

  1. 如,如何 [how;what]

    奈何去社稷也?——《礼记·曲礼下》

    诸侯不从,奈何?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    无奈何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喻老》

    无可奈何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  亡奈何矣。——明· 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
    唯无形者,无可奈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

  2. 这 [this]

    虽然久后成佳配,奈时间怎不悲啼。意似痴,心如醉。——《西厢记》

  3. 〈动>

  4. 对付;处置 [deal with]

    谁奈离愁得,村醪或可尊。——黄庭坚《和文潜舟中所题》

  5. 又如:奈何天(言对付天公)

  6. 通“耐”。禁受住;忍受 [stand]

    斟酌姮娥寡,天寒奈九秋。——杜甫《月》

  7. 又如:奈烦(耐烦,能承受,能忍耐);耐守(耐心等待);奈久(耐久,能够经久);奈心(耐心,心里不急躁,不厌烦)

〈副〉

  1. 怎奈、无奈的省文 [however]。用于转折句,表示原因

    此地奈无城郭,又无险阴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2. 又如:奈向(奈何,如何);无奈人多口杂,说不上去;奈何天(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);奈缘(犹怎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