颂寻闲】综合测算

(猛虎出林)权威显达、吉人天相数。

分析: 独立、单行、权威、忠实、奏功无比之象。和畅通达,热诚忠烈,得众信,破万难而成大业。慈祥有德,善发挥才智,享受天赐之福,终身富荣之极。但因其权威独断独行,难免有孤独之憾,故宜涵养雅量,留神平和。

数理: 37

【颂寻闲】五行分析
【颂】 繁体: 拼音:sòng 五行: 笔画:13 吉凶分析: 学问丰富,官运旺盛,中年成功隆昌,二子吉祥,忌车怕水。 (
【寻】 繁体: 拼音:xún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忧心劳神,百事劳苦,刑偶欠子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。 (
【闲】 繁体: 拼音:xián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忧心劳神,多刑克,一生困苦潦倒,忌车怕水,短寿之字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页( xié),公声。从“页”的字一般与“头”有关。本义:容貌,仪容)

  2. 同本义 [looks]

    颂,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鲁徐生善为颂。——《汉书·儒林传》

    庶考斯之颂仪。——《杨统碑》。经传皆以容为之。

  3.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容”

  4. 占兆之词 [divination]

    其颂皆千有二百。——《周礼·大卜》

  5. 《诗经》的六义之一 [a section in The Book of Songs (《诗经》) consisting of sacrificial songs]。与风、雅、赋、比、兴合称六义。指《诗经》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,即收集在《周颂》、《鲁颂》、《商颂》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

  6. 文体之一,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[eulogy;ode]。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、风格的精炼、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。如:史岑《出师颂》;颂赞(文体名。颂,是用以歌颂功德,如扬雄有《赵充国颂》;赞原用于赞美,后来也用于评论。如袁宏有《三国名臣序赞》)

〈动〉

  1. 歌颂 [eulogize;extol;laud;praise]

    从天而颂之,孰与制天命而用之。——《荀子·天论》

   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宣公十五年》

  2. 又如:颂椒(歌颂皇后);颂子(文体的一种);颂古(佛家语。指选过去的公案,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);颂美(赞扬他人的功德)

  3. 祝颂 [extend good wishes]。如:顺颂时安;并颂俪祉

  4. 通“诵”。朗读 [read loudly]

    颂其诗,读其书。不知其人,可否?——《孟子·万章下》

    少为书生,家以农亩为业,而专精颂读,昼夜不息。——《后汉书·逸民传》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工口,从又(彐)寸。本义:八尺为寻)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,八尺为寻 [a measure of length]

    尋,绎理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度人之两臂为寻,八尺也。

    寻,长也。周官之法,度广为寻。——《方言一》

    是寻是尺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。传:“八尺曰寻。”

    舒肘知寻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主言》

    度寻舒两肱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    蹄间三寻。——《史记·张仪传》。索隐:“七尺曰寻。按,程氏瑶田云,度广曰寻,度深曰仞。皆伸两臂为度。度广则身平臂直,而适得八尺;度深则身侧臂曲,而仅得七尺。其说精巧,寻仞皆以两臂度之,故仞亦或言八尺,寻亦或言七尺也。”

    争寻常以尽其民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十二年》

    无寻尺之禄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千寻铁锁沉江底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深逾寻丈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严复译《天演论》

〈动〉

  1. 寻找 [look of;search;seek]

    远寻师学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  寻向所志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寻视其侧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   寻其方面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 2. 又如:寻事(找岔子;招惹);寻门路不着(托人情找不着门路);寻瑕索瘢(寻找缺陷);寻疵责人(喻故意挑剔毛病,指责他人);寻孔讨气(找岔子生气);寻宿儿(投宿)

  3. 探究;研究;推求 [study;rearch;inquire into]

    一一皆可寻其源。——苏轼《王维吴道子画》

  4. 又如:寻事(寻思;考虑);寻朱数墨(只知道背诵文句,不明白道理);寻省(推求省察)

  5. 用 [use]

    寻,用也。——《小尔雅》

    日寻干戈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    将寻斧柯。——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

    寻网求食,利在昏夜:此蜘蛛也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三年将寻师焉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

  6. 又如:寻戈(动用兵力);寻斧(用斧);寻师(用兵)

  7. 继续 [continue]

    及武侯死后,夫人寻逝,临终遗教,惟以忠孝勉其子 瞻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  有利必有害,有损必有益,相纠相寻,至于无尽。——谭嗣同《思篇》

  8. 又如:寻复(相继);寻声(随声);寻续(相继,连续)

  9. 讨伐,派兵去镇压 [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]

    夫三军之所寻,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,于是乎致武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  10. 追逐 [pursue]

    乃有迅羽轻足,寻景追括。——汉· 张衡《西京赋》

  11. 又如:寻行逐队(会合在一起);寻逻(巡查警戒);寻踪(跟踪捕捉)

  12. 通“燖”。用热水脱毛 [hot-water depilate]

    必寻盟若可寻也。亦可寒也。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

    聘而言盟者,寻旧盟也。——《公羊传·成公三年》

〈副〉

  1. 经常,时常 [often]。如:寻常外(不寻常);寻尝(平时);寻俗(寻常,平时)

  2. 顷刻,不久 [in a short instant;soon;after a little]

    未果,寻病终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寻移刑部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

    帝寻被执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  寻遣丞请还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〈介〉

  1. 沿着,顺着 [along]

    绍遂寻山北行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    轻舟泛月寻溪转,疑是山阴雪后来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东鲁门泛舟》

  2. 又如:寻村转疃(走村串巷)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门中有木。本义:栅栏)

  2. 同本义 [railings]

    闲,阑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人闲有家。——《易·家》。注;“阑也。”

    日闲舆卫。——《易·大畜》。注:“阂也。”

    舍则守王闲。——《周礼·虎贲氏》。郑玄注:“闲,梐枑。” 贾公彦疏:“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。”

  3. 马厩,关养马的地方 [stable]

    天子十有二闲,马六种。——《周礼·夏官》

    龙与闲驹。——《汉书·百官表》

  4. 又如:闲厩(古代皇家养牲口的地方);闲驹(养马之所)

  5. 伦理道德的规范、界限 [norm]

    掌十有二闲之政教。——《周礼·痩人》

    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子张》

  6. 阻隔 [bounds]

    亲非其肤,…中心闲也。——《太玄经》

  7. 又如:闲间(间隔)

〈动〉

  1. 限制,约束 [restrict]

    虽收放心,闲之维艰。——《书·毕命》

    闲之以义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

  2. 又如:闲检(约束检点);闲节(限制;约束)

  3. 熟悉、熟练。通“娴” [be familiar;be skillful]

    闲于兵甲,习于战攻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

    兵入则振旅,以闲习之,因于彼狩,存不忘亡,安不忘危。——《春秋繁露·五行逆顺》

    谢安石有庙堂之量,不闲将略。——《肥水之战》

  4. 又如:闲习(熟习);闲晓(熟悉);闲博(熟习博通)

  5. 防止 [guard against;hinder;check]

    建极闲邪。(建立准则,防止邪说。)——刘禹锡《天论》

  6. 閑、閒 xián

〈形〉

  1. 闲暇 [idle;unoccupied]

    止于坐隅兮,貌甚闲暇。——贾谊《鹏鸟赋》

    闲来垂钓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行路难》

    闲驱泾水。—— 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
    人闲桂花落(“闲”通“閒”)。——唐· 王维《鸟鸣涧》

    田家少闲月,五月人倍忙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观刈麦》

  2. 又如:闲男女(糊涂虫,蠢傢伙);闲踢蹬(闲游逛);闲戏(闲嬉。游戏,玩耍);闲遥遥(闲邀邀,闲摇摇。悠闲自在或闲散无聊)

  3. 空着,没使用 [vacant;not in use]

    又多闲田。——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    野无闲田。——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
  4. 又如:闲田闲地;闲屋(无人居住的房屋);闲壤(闲置的土地);闲园(荒园)

  5. 悠闲 [leisurely and carefree]

    闲抱琵琶寻旧曲,远山眉黛绿。——前蜀· 韦庄《谒金门》

  6. 又如:闲晏(悠闲安逸);闲素(悠闲纯朴);闲肆(悠闲自然);闲蹓(闲逛。散步)

  7. 与正事无关的 [have no truck with one’s proper business]。如:闲是闲非(无关紧要的是是非非);闲冤家(与自己利害无关反同人结仇的人);闲账(与己无关的事)

  8. 空虚 [hollow]

    向来的幻境安在,回首总成闲。——刘克庄《水调歌头·和西外判宗湖楼韵之三》

  9. 又如:闲宵(寂寞无聊的夜晚)

  10. 安静 [quiet]

    质真而素朴,闲静而不躁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经》

    闲亭独坐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
  11. 又如:闲裕(安静从容);闲旷(安静空旷);闲邃(闲静深远);闲默(安静沉默)

  12. 娴雅。通“娴” [refined]

    妖冶闲都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

    美女妖且闲,採桑歧路间。——曹植《美女篇》

  13. 又如:闲整(闲雅整洁);闲媚(娴雅柔美;闲雅妩媚)

  14. 大 [large]

    闲显轩敞,云屋晧旰。——《文选·曹植·七启》

  15. 空阔;宽大 [empty]

    像设居室,静闲安些。——《楚辞》

    烟水闲,乾坤大,四面云无遮碍。——元· 张养浩《普天乐》

  16. 又如:闲燥(宽敞);闲敞(广阔空旷)

  17. 閑、閒 xián

〈名〉

  1. 空闲的时间 [leisure]

    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——程颢《春日偶成》

  2. 闲职 [job with little work]

    投闲置散了,乃分之宜。——韩愈《进学解》

  3. “閒”另见 jiān“间”; jiàn“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