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蜀开】综合测算

(有德)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纯阳独秀的吉数。胆力才谋具备,礼仪有德,健全和顺,能成就大志大业,实为博得名利富贵的最大好运数。

数理: 41

【陈蜀开】五行分析
【陈】 繁体: 拼音:chén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口快心直,清雅多才,中年劳苦,晚年吉祥。 (
【蜀】 繁体: 拼音:shǔ 五行: 笔画:13 吉凶分析: 精明公正,克己助人,出外吉祥,中年成功隆昌,出国之字。 (
【开】 繁体: 拼音:kāi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刑克父母,孤独格,少年艰难,中年奔波,晚年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陈 [Chén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阜,从木,申声。本义:地名。古宛丘地,春秋时陈国国都,在今河南省淮阳县。引申为姓氏)

  2. 古国名 [Chen state]。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

    陈,宛丘, 舜后妫( guí)满之所封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陈, 颛顼之族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

  3. 陈朝 [Chen Dynasty]。朝代名。南朝之一。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,国号陈。建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),后被隋所灭

  4. 战阵;行列 [battle array]

   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。——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

陈 [chén]

〈动〉

  1. 陈设,陈列 [put in order;display]

    陈,列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陈,布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展器陈告备。——《周礼·肆师》

    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》

    陈鱼而观之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

    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   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2. 又如:陈献(陈设供奉);陈宝(陈列宝物)

  3. 述说 [explain;state]

    吾非尧舜之道,不敢以陈于王前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    跪敷衽以陈辞兮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
    今日良宴会,欢乐难具陈。——《古诗十九首》

    衡因上疏陈事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  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,得夜见汉使,具自陈道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4. 又如:详陈(详细述说);陈言(陈述)

〈形〉

  1. 陈旧 [antiquated;outmoded]

    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
   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,惟陈言之务去。——唐· 韩愈《答李翊书》

  2. 又如:陈醋;陈迹;推陈出新,新陈代谢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从虫。上目象蜀头形,中象其身蜎蜎。本义:蛾蝶类的幼虫。后作“蠋”)

  2. 同本义 [caterpillar]

    蜀,葵中蚕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蜎蜎者蜀。——《诗·东山》。传:“桑蚕也。”

    欲小则化为蚕蠋。——《管子·水池》

    鳣似蛇,禹似蜀,人见蛇则惊骇,见蜀则毛起。——《韩非子》

  3. 古族名、国名、郡名 [Shu nationality;Kingdom of Shu],在今四川一带

    蜀,西僻之国也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    南取汉中,西举 巴、 蜀。—— 汉· 贾谊《过秦论》

  4. 又如:蜀江(蜀郡之内的江河);蜀魄(杜鹃鸟的代称。传说蜀君杜宇死后,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);蜀王春恨(传说杜鹃春天啼鸣时声音悲切,以致嘴角流血);蜀郡(秦灭古蜀国,始置蜀郡);蜀都(古代蜀国的都城);蜀帝(泛指蜀的君主);蜀叟(古族名。叟中一支);蜀中(蜀,古国名,为秦所灭。有今四川省中部地。因泛称蜀地为“蜀中”);蜀王(蜀国的君王);蜀罗(蜀中织造的轻罗);蜀道(蜀中的道路);蜀栈(蜀中的栈道);蜀本(宋时蜀中刻印的书);蜀山(蜀地山岳的泛称);蜀川(蜀地的川流);蜀茶(蜀地所产的茶);蜀客(指旅居在外的蜀人);蜀国(泛指蜀地)

  5. 朝代名 [Shu Dynasty]。三国时蜀汉的简称。旧地在今四川、云南、贵州一带

    蜀兵伤者极多。——《三国演义·失街亭》

  6.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 [another name for Sichuan Province]

    蜀之鄙有二僧。—— 清· 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
  7. 又如:蜀刀(四川出产的小刀);蜀桐(蜀地所产的桐木);蜀都(古时四川称为蜀,蜀都指今四川省成都市)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两边是两扇门,中间一横是门闩,下面是一双手,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。本义:开门)

  2. 同本义 [open the door]

    開,张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天门开阖。——《老子》十章

    善闭,无关楗而不可开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  开物成务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

    开我东阁门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木兰诗》

    遂开门纳众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记》

    开轩面场圃。——唐·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

    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3. 又如:开城(打开城门);开门钱(男家迎亲的轿子到女家,女家开门前索取的钱财)

  4. 打开,开启 [open]

    微子开封于 宋。——《荀子·议兵》

    公辨其声,而目不可开。——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

   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   明星荧荧,开妆镜也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5. 又如:开卷有益;旗开得胜;顿开茅塞;开封(拆开书函);开窗放入大江来(只要一打开窗子,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);开箱(女子出嫁后第一次打开其配嫁的箱柜);开着眼(睁着眼)

  6. 引申为开放;舒放 [come into bloom; unfold]

    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——唐· 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    山寺桃花始盛开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   只在花开之数日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 7. 又如:春暖花开;盛开(花开得茂盛);开眉(舒展双眉。解愁、欣喜的意思);开眉展眼(形容高兴的样子。应作开眼展眉)

  8. 创立,建立,开创,设立 [set up;found]

    欲开置县。——《海瑞传》

    旁开小窗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9. 又如:开工厂;开店;开茶馆;开屏(张设屏风)

  10. 摆开 [put;set up; place]

    添酒回灯重开宴。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
  11. 又如:开宴(摆开酒席)

  12. 开掘;开通 [dredge]

    天门中断楚江开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
  13. 又如:开天辟地;开源节流;继往开来;开达(开通明达);开敏(开明通达)

  14. 教导,启发 [instruct;inspire]

    移风易俗之本,乃在开其心而正其精。——王符《潜夫论》

    便开此议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15. 又如:开诱(启发诱导);开晓(开导启发,让人明白);开譬(开导警惕)

  16. 开拓,扩展 [open up;initiate]

    开地数千里。——《韩非子·初见秦》

    开荒南野际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
    武皇开边意未已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
    诚宜开张圣听,以光先帝遗德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17. 又如:开封(开拓疆土);开境(开拓疆域);开济(开创大业,匡济时艰);开边(开拓疆域);开张圣听(扩大圣明的听闻。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)

  18. 开始,开端 [begin;start]。如:开演;开业;开沽(卖酒);开笔(学童开始学做文章);开江(船由内河启程驶入长江);开八(十年一秩,七十一岁为八十纪数的开始,称为开八。同此,五十一岁称开六,六十一岁称开七)

  19. 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[soliloquy speak]

    外扮老夫人上开。——元·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

  20. 释放;赦免 [release]。如:开释(赦免,释放);开放(开脱;释放)

  21. 解除,免去 [remove;get rid of]。如:开除(开脱,免除;杀戮,消灭);开复(官员被降职、免官,后又免除处分恢复原职)

  22. 分离,分开 [separate]

    连月不开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23. 又如:开交(分开;解决)

  24. 起刺激作用,尤指诱发特征性的生命活动 [stimulate]。如:开胃;开口(初生婴儿喂奶之前,请有奶水的妇女用咸菜抹上香油在婴儿口内抹上数次,称为:“开口”)

  25. 书写,开列,填写 [make out]。如:开票;开账;开报(开列呈报)

  26. 放晴 [(of sky)clear up (after rain)]

    若夫霪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。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
〈量〉

  1. 黄金成色单位,等于纯金占合金的1/24 [karat,carat]。如:16开金含16/24纯金

  2. 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,附在数词之后 [mo]。如:十六开

  3. 〈方〉∶冲茶一次,叫做一开 [times]

    吃过五六开茶,朴斋将一角小洋钱会了茶钱。——《海上花列传》

〈名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