籍郑弦】综合测算

(点石成金)开花结果的权威进取数。

分析: 开花之象。祯祥吉庆之数,可享天赋的幸福。能得长上之提拔,或与他人合作而大事大成。真乃进可以攻,退可以守,永远福禄于子孙之吉运也。

数理: 47

【籍郑弦】五行分析
【籍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20 吉凶分析: 晚婚迟得子吉,白手成家,自力更生,中年勤俭,晚年隆昌。 (
【郑】 繁体: 拼音:zhèng 五行: 笔画:19 吉凶分析:
【弦】 繁体: 拼音:xián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多才巧智,性刚口快,中年劳,晚年吉庆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竹,耤( jí)声。古书以竹制成,故从“竹”。本义:登记册,户口册)

  2. 同本义 [book;register]

    籍,簿书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乃以九畿之籍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    掌邦国宾客之体籍。——《周礼·小行人》。注:“名位尊卑之书。”

    非礼也勿籍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
    今荆州非少人也,而著籍者寡。—— 诸葛亮《论游户自实》

    宫观之籍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
  3. 又如:籍口(户口);籍戎(编入军籍);籍地(官宦门第);削籍(官吏被革职,在官籍中除名);除籍(于簿籍中除名)

  4. 泛指书,成册的著作 [book]

    诸侯恶其害己也,而皆去其籍。——《孟子·万章下》

    五代时始印五经,已后典籍皆为版本。——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
    由是文籍生焉。——萧统《文选序》

  5. 又如:籍图(文籍图书);书籍;古籍;经籍;典籍

  6. 代表个人的身份;代表个人对国家、组织的隶属关系 [membership]

    玉郎会此通仙籍,忆向天街问紫芝。——李商隐《重过圣女祠》

  7. 又如:军籍;党籍;外籍;客籍;团籍;队籍

  8. 籍贯 [native place]

    顷小儿回籍应举。——张居正《答应天巡抚宋阳山书》

  9. 又如:回籍;原籍

  10. 征籍。中国古代各种捐税的统称 [taxes]

    实亩实籍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
  11. 又如:籍税(征收租税);籍赋(赋税);籍敛(征收田税);籍求(敛取);籍取(敛取;征收);籍兵(征集兵士)

  12. 门籍,一种写有当事人姓名的小牌子 [card]

    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——《汉书·魏相传》

  13. 汉代有事需要出入宫门者,皆有门籍悬于宫门,以备案验

〈动〉

  1. 登记 [register]

    籍吏民。(籍,登记。登记官吏、人民,就是造花名册、户籍册等。)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2. 又如:籍名(登记籍贯名字);籍没(登记并没收所有的财产);籍夫(登记征用民夫);籍田(藉田。古代天子亲耕之田。以所获祭祀宗庙,并寓劝农之意)

  3. 没收入官 [confiscate]。如:籍配(籍没和充军);籍略(籍没和强取);籍死(犯罪被籍没致死);籍产(没收罪犯所有的财产)

  4. 假借。通“借” [use as a pretext; make use of]。如:籍甚(有所凭藉而更强大);籍在(依赖,慰藉)

〈形〉

  1. 杂乱 [in disorder]。如:狼籍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邑,奠声。从邑,与地名、邦域有关。本义:周代诸侯国名,姬姓)

  2. 同本义 [Zheng state]

    郑,京兆县, 周厉王子 友所封。从邑,奠声。 宗周之灭, 郑徙 缯洧之上,今 新郑是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至于南郑。——《穆天子传》。此旧郑也。

    郑穆公使视客馆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  3. 周西都畿内地。周宣王封季弟友(桓公)于此。在今陕西华县境。其后犬戎杀周幽王,桓公死之,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,武公迁居东都畿内,都新郑,即春秋之郑国。战国时为韩所灭。又如:郑声(郑国音乐);郑风(《诗》十五国风之一);郑国渠(古代关中平原的人工灌溉渠)

  4.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国的民间音乐,后与所谓雅乐对举,指与雅乐相背的“淫邪之音” [wanton music]

    改华服以就紫,变雅音而入郑。——《惟皇诫德赋》

  5. 又如:郑音(本指春秋时郑国的音乐,后多指俗乐)

〈形〉

  1. 郑重;慎重 [solemn]

    郑,重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。——《汉书·王莽传》

  2. 又如:郑重其事(对某件事持慎重、认真、严肃的态度)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左为“弓”,右为“丝”。弓弦是用丝做成的。本义:弓弦)

  2. 同本义 [bowstring]

    弦,弓弦也。从弓,象丝轸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无待韦弦。——《文选·王文宪集序》

    故佩弦以自急。——《韩非子·观行》

    引弦而战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

    抚弦登陴。——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

  3. 又如:弦箭(弦上之箭);弦栝(弓弦和箭末扣弦处)

  4. 弓弩 [bow]。如:弦刃(弓和刀);弦木(指弓);弦矢(弓箭)

  5. 乐器上的肠线或金属丝 [string of a musical instrument]

    弦而鼓之。——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   朝歌夜弦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  转轴拨弦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    小弦切切

  6. 又如:弦徽(琴弦与琴徽;系琴弦之绳。后也指琴面上的标志);弦乐(丝弦乐器);弦子(胡琴);弦吹(泛称弦管乐);弦柱(乐器上绾丝的柱子);弦桐(琴的别名。以桐木为造琴良材,故名)

  7. 弦乐器 [strings]

    孔子烈然返瑟而弦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8. 又如:弦子(胡琴);弦吹(指弦乐器和管乐器);弦柱(乐器绾丝之柱);弦乐(丝弦乐器);弦子(三弦)

  9. 弦乐器弹奏出的声音 [sound of strings]

    管清疑警鹤,弦巧似娇莺。——唐· 刘禹锡《历阳书事七十韵》

  10. 又如:弦歌(歌泳诵读,也指儒家的礼乐教化);弦节(琴瑟之节拍);弦外之音(同“絃外之音”。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)

  11. [数]∶连结曲线上两点的直线;特指曲线上正割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 [chord]

  12.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(直角所对的边) [hypotenuse]

    勾三、股四、弦五。——《周髀算经》

  13. 四分之一 [quarter]

  14. 地平圈按四分之一划分的一个部分或相当于这一部分的基本方位点

  15. 月球公转的四分之一。即上弦是月球在太阳之东90°时的位相,下弦是月球在太阳之西90°时的位相。如:上弦;下弦

  16. 半圆形的月亮 [semicircular moon]

    月中分谓之弦。——《论衡·四讳》

  17. 又如:弦朔(指农历每月的初七、初八、廿二、廿三日(弦日)和初一(朔日));弦晦;弦望(月相变化)

  18. [天文]∶形成直角的三体的一种组态,尤指太阳系中太阳位于90°角顶点的组态 [dichotomy]

  19. 周代国名 [Xian state]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故城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

    楚人灭 弦, 弦子奔 黄。——《春秋》

  20. 〈方〉∶发条 [clockwork spring]。如:上弦;钟弦

  21. 弦脉。中医指脉气紧张,是脉象之一 [tight]

    六脉皆弦,因平日郁结所致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22. 又如:弦怯(指弦脉虚弱);弦芤(切脉时如同指按丝弦、浮大中空)

  23. 弹奏琴瑟等弦乐器 [string]

    北面而弦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。注:“谓鼓琴瑟也。”

    匡坐而弦。——《庄子·让王》

    春诵夏弦。——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

  24. 又如:弦音(拉弓弦的声音);弦琴(弹琴)

  25. 安上弓弦 [set bowstring]

    弦大木为弓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  26. 又如:弦弧(在曲木上张弦成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