眉状琼】综合测算

(猛虎出林)权威显达、吉人天相数。

分析: 独立、单行、权威、忠实、奏功无比之象。和畅通达,热诚忠烈,得众信,破万难而成大业。慈祥有德,善发挥才智,享受天赐之福,终身富荣之极。但因其权威独断独行,难免有孤独之憾,故宜涵养雅量,留神平和。

数理: 37

【眉状琼】五行分析
【眉】 繁体: 拼音:méi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 温和贤淑,清雅秀气,小心爱情厄,中年成功隆昌。 (
【状】 繁体: 拼音:zhuàng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忧心劳神,怀才不遇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。 (
【琼】 繁体: 拼音:qióng 五行: 笔画:20 吉凶分析: 秀气贤能,二子吉祥,中年成功隆昌,出国之格,小心爱情厄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甲骨文,小篆字形。象目上毛形。本义:眉毛)

  2. 眼上方的弓或嵴,亦指生长在这条嵴上的眉毛 [brow;eyebrow]

    眉,目上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螓首蛾眉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硕人》

    报答平生未展眉。——元稹《遗悲怀》

  3. 又如:眉心(双眉之间);眉间广尺(两眉间隔宽有一尺,表示人的相貌奇特);眉泉(眉头);眉寸(双眉之间);眉下添眉(比喻重复、多余);眉弓(额下长眉毛处突出如弓形的部位);眉尖(双眉附近处);眉柳(细长如柳叶的眉);眉脚(眉梢)

  4. 书页上端的空白 [top margin of a page]。又泛称上端。如:书眉;眉批

  5. 借指美女 [beauty]

    眉,媚也,有妩媚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
    下眉近戚。——《仲定碑》

  6. 又如:眉清目秀,眉目如画(形容容貌俊美清秀,借指美女)

  7. 古州名 [Mei prefecture]。故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

〈形〉

  1. 形容隆起 [swelling]。如:眉瑑(古代圭、璋等玉制礼器上下两头都有孔,孔与孔之间有沟,沟缘高出部分叫眉瑑)

  2. 老 [old]

    眉,老也。——《方言一》

    以介眉寿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 3. 又如:眉寿(长寿);眉耇(高寿,长寿)

〈量〉

  1. 多用于称新月。如:一眉新月;眉月(指新月)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犬,爿( pán)声。用具体的动物“犬”表示事物各具形态。本义:犬形)

  2. 同本义。引申为形状,形态 [form;shape]

    状,犬形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且曰献状。——《左传·文公十五年》。谓献其骈肋之状也。

    凡铸金之状。——《考工记·桌氏》。杜注:“谓形状。”

    以筒水灌之,始出,状极俊健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
    有双石高竦,其状若门。——郦道元《水经注》

    若啸呼状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3. 又如:状类(形似);粉状;杆状;块状;粒状;絮状;海绵状;奇形怪状

  4. 情形;状况 [state;condition]

    舍人弟上变,告信欲反状于吕后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
    欲死秦军状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以状语武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巡抚状闻。—— 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  巴陵胜状。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自绘败状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景状亦近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  5. 又如:现状;状容(形态);状候(情况;状态)

  6. 聘任或奖励人员的证书 [certificate]。如:奖状;委任状

  7. 行状,记述死者事迹的一种文体,属于传记类 [brief biography of a deceased person]

    敢以状私于执事。——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

  8. 又如:状略(行状的大略);状式(行状的格式)

  9. 诉状 [plaint]

    李具状,求在狱候春发遣。——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10. 又如:状头(原告人);状儿(状子;起诉书);告状;状呈(即状子);状告(递状控告)

  11. 书信 [letter]

    是以前状辄述鄙城,眷惠手翰还答,益增欣悚。——韩愈《与鄂州柳中丞书》

  12. 容貌,面貌 [looks]

    妾无状。——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。注:“形貌也。”

    [吕] 不韦使[ 异人] 楚服相见,王后悦其状,高其智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》

  13. 礼貌 [manners]。常与“无”连用,“无状”即没有礼貌之意

    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, 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〈动〉

  1. 陈述 [state]

   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,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。——《庄子·德充符》

    再思此言,自状其短,观过知仁,亦足称也。——洪迈《容斋四笔》

  2. 描绘 [describe]

    灼灼状桃花之鲜,依依尽杨柳之貌。——《文心雕龙》

  3. 又如:状物(描绘事物);状写描绘

  4. 描摹 [depict]

    遂以五可之容颜发肤,神情态度,口写而手状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左形,右声。本义:赤色玉)

  2. 同本义。泛指美玉 [red jade;fine jade]

    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木瓜》

    精琼靡与秋菊兮。——《汉书·扬雄传》

    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
  3. 又如:琼斝(一种玉质酒器);琼窗(玉砌的窗户。比喻窗户异常华美);琼琚(美好的佩玉);琼珠(美玉所制的珍珠);琼音(玉声。比喻清脆美好的声音)

  4. 博具,相当于后来的骰子 [dice]

    行五道而投琼曰搏,不投琼曰塞。——成玄英《庄子注疏》

  5. 比喻雪 [snow]

   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。——《水浒传》

  6. 又如:琼玉(比喻霜雪);琼田(形容晶莹如玉的江湖田野);琼妃(喻雪花);琼玖(喻冰雪);琼花(喻雪花)

  7. 府名。琼州 [Qiong prefecture]。汉置珠崖、儋耳郡;三国吴复置珠崖郡;晋废;唐贞观五年,始置琼州;宋迁治所于今海南省琼山县南;明改置琼州府;清仍之;民国废;今设海南省

〈形〉

  1. 喻事物的美好 [good]

   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——苏轼《水调头歌》词

    华酌既陈,有琼浆些。——《楚辞》

  2. 又如:琼酥金脍(指极名贵的食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