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 (掘藏得金)家门余庆的金钱丰盈数。
分析: 天赋幸遇,才略智谋出众。勤俭建业,克服困难,白手起家。财源广进,兴家积蓄,到老愈丰,为子孙继承余庆的福运之数。
数理: 24
〈动〉
(准本为凖的俗字,现为凖的简化字。但在未简化前,准习用的意义,与凖字有别)
公文用语 [permit]。始于唐·五代 表示允许,认可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——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又如:批准;照准;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,作某类事物看待。如:准前例办理;准平原;准尉 表示依据、根据。如:准某部函
决定,必定 [determine]。公文用语。如:准于某日起程
这准是使猛了劲,岔了气了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
折充;抵充 [convert into;compensate]
连身上外盖衣服,脱下准了店钱。——《醒世恒言》
新旧钱暂兼行,新钱千准银一两,旧钱准七钱。——《清史稿》
我有心看上她,与我家做个媳妇,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;岂不两得其便。——《窦娥冤》
又如:准价(折价);可准(可以抵偿);准算(折算;抵帐)
〈形〉
(形声。从水,隼( sǔn)声。本义:平,不倾斜)
同本义(取义于水平,侧重于平稳) [level]
凖,平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字亦俗作准。段玉裁注:“谓水之平也。天下莫平于水,水平谓之凖”
推而放诸东海而凖。——《礼记·祭义》。注:“犹平也。”
亦指其他物体的平
輈注则利凖,利凖则久,和则安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
又如:准望(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)
准确 [accurate;precise;exact]。如:不知准不准;投篮准;打得准;猜得准;准成(准星;准确可靠);准当(准确恰当);那准不对;没准儿
轻重相当;均等 [equal]
与天地准,故能弥纶天地之道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幸少从女言,得厚息,略相准。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〈名〉
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[level]
凖者,所以揆平取正也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
又如:准平(测量平面的仪器)
标准;法则 [standard;rule]
礼者,节之凖也。——《荀子·致士》
又如:准式,准格(标准,准则);准限(标准)
箭靶,靶子。通“埻” [target]
我有平肩舆,前途犹准的。——杜甫《郑典设自施州归》
又如:准的(箭靶;标准;准则);准执(箭靶);准鹄(即正鹄。箭靶。引申为目标);准式(标准;楷模);准格(犹言标准、规格)
鼻子 [nose]
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,长揖山东隆准公。——李白《梁甫吟》
姓
〈动〉
允许;批准 [permit;allow;grant]。 唐、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,俗作“准”
乃于战所,准当时兵士,人种树一株,以旌武功。——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
我要放他,你又苦苦的不准。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
又如:准查记录;准行(准许;许可);准奏(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)
料想;打算 [expect]。如:准拟(料想;打算);准承(料想;打算)
仿效,效法 [follow]
始都乐寿,号 金城宫,备百官,准 开皇故事。——《新唐书》
又如:准遵(遵循;依照);准据(依据);准拟(遵循;模仿)
瞄准 [aim at ]
修胫者使之跖钁,强脊者使之负土,眇者使之准,伛者使之涂,各有所宜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又如:准度(测量,衡量);准裁(衡量,裁定);准量(计量;估量)
测量,度量 [measure]
轼始至 颖,遣吏以水平准之,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。——《宋史》
揣测,揣度 [conjecture]
仁君处位而不安,大夫隐道而不言,群臣准上意而怀当。——《淮南子》
按照,依照 [according to]
若体规画圆,准方作矩,终为人之臣仆,乌尚得谓之诗哉。——《答章秀才论诗书》
又如:准式(依照准则或样式);准律(依照法律);准据(依据)
〈名〉
伊水 [Yi River]。伊河,在河南省西部,源出伏山,后入洛河。如:伊川(伊水流域)
伊朗的简称 [Iran]。如:两伊(伊朗、伊拉克)战争
伊拉克的简称 [Irag]
〈代〉
(会意。从人,从尹。尹,治理。合起来指伊尹,殷治理天下者。后假借为那)
表示远指,相当于“那” [that]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。笺:“伊,当作繄,犹是也。”
表示第三人称,相当于“她”、“他”、“彼” [he;she]
薛蟠因伊倔强,将酒照脸泼去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江家我顾伊, 庾家伊顾我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吾见张时,伊已六十。——《南史》
又如:伊行(她那里;他们);伊曹(彼辈,他们);伊俦(彼辈,其类);伊拉(方言。他们)
表示第二人称,相当于“你” [you]
勿学汝兄,汝兄自不如伊。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我这里吐胆倾心说与伊,难道你不解其中意。——佚名《马陵道》
又如:伊咱(你);伊行(你这里;你们);伊家(你)
〈动〉
表示判断,常与“匪”连用,相当于“却是”、“即是” [be]
匪莪伊蒿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蓼莪》
昔卫鞅因景监以见,有识知其不终。今得臣举者,匪荣伊辱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又如:匪朝伊暮;匪朝伊夕;匪荣伊辱;匪愚伊耄
语助词。用于句中,无义
旨酒既清,嘉荐伊脯。——《仪礼》
发语词,无义。如:伊何(为何,为什么);伊谁(谁,何人)
通“繄”。是 [yes]
不可畏也,伊可怀也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。笺:“伊,当作繄。”
我这怀矣,自诒伊阻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雄雉》
〈动〉
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下雨形。“雨”是汉字的一个部首,从“雨”的字都与“雨水”有关。本义:下雨)
同本义 [rain]
雨,水从云下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密云不雨。——《易·小畜卦》
又
既雨既处。
天雨墙坏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难》
失时不雨,民且狼顾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天雨雪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恒雨少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
又如:雨天(落雨的日子);雨前(下雨之前);雨淖(雨后道路泥泞难行);雨淫(久雨);雨打梨花(指暮春的景象。也用来比喻美人的迟暮);雨顺风调(风雨及时。比喻太平景象);雨化(比喻良好教育的实施,有如及时雨的化生万物)。又指大量粒子或物体的下落或洒下。如:花瓣雨
天上降下 [fall off of snow,etc.]
他日,月宿毕,竟不雨。——《史记》
又如:雨毛(天上降下兽毛);雨矢(箭矢像雨一样的落下。比喻密集);雨泗(比喻流泪)
密集地射击或投掷 [shoot or throw densely]
烧答覆之,沙石雨之。——《墨子》
另见 yǔ
〈名〉
雨,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 [rain]
雨,濡物者也。——《管子·形势解》
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。——《荀子》
又如:雨过天晴(像雨后晴空般的蓝色);雨打梨花(喻指零乱不堪的狼狈情景);雨打鸡(喻浑身湿淋淋的状态);雨毛(细雨);雨泣(泪流如雨)
比喻朋友 [friend]
常时车马之客,旧,雨来;今,雨不来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秋述》
比喻教导之言,教泽 [teaching;instruction]
泽雨无偏,心田受润。——南朝梁· 简文帝《上大法颂表》
譬喻密集 [dense]。如:雨矢(箭矢像雨一样落下。比喻密集);雨注(像雨一样下降。比喻密集)
譬喻离散 [scattered]
风流云散,一别如雨。——三国魏· 王粲《赠蔡子笃》
又如:雨散云收(比喻离散);雨迹云踪(比喻男女旧情,已成往事);雨落不上天(比喻离异的夫妻,难再复合)
另见 y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