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郁竣】综合测算

(有德)德高望重的事事如意数。

分析: 纯阳独秀的吉数。胆力才谋具备,礼仪有德,健全和顺,能成就大志大业,实为博得名利富贵的最大好运数。

数理: 41

【儒郁竣】五行分析
【儒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多才贤能,精明公正,官运旺,荣贵隆昌,环境良好。 (
【郁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3 吉凶分析: 清雅伶俐,口快心直,中年成功隆昌,晚年昌盛安稳。 (
【竣】 繁体: 拼音:jùn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名利双收,出外贵人现,官运旺,出国之字,成功隆昌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人, 需声。本义: 术士)

  2. 同本义。春秋时从巫、史、祝、卜中分化出来的、熟悉诗书礼乐而为贵族服务的人 [scholar server]

    儒,术士之称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通天地之人曰儒。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

    能说一经者为儒生。——《论衡·超奇》

    儒浩居而自顺者也。——《墨子·非儒下》

    四曰儒,以道得民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

    儒之言优也和也,言能安人能服人也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
  3. 又如:儒师;儒仙

  4. 孔子学说(孔教);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一家的学说,其特点是强调对孝、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,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、教育、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 [Confucianism] 。如:儒者(研究儒家学术的人);儒林(信奉儒家的大众或集团);儒教徒(信奉儒家学说的人); 儒化(儒家的教化);儒风(儒家承传下来的风范); 儒门(犹儒家); 儒相(博通儒学的宰相);儒玄(儒学与玄学);儒史(儒学和史学)

  5. 儒生。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门徒、学生; 孔子学说的信徒 [Confucianist]

    女为君子儒,无为小人儒。——《论语·雍也》

  6. 又如:儒效(儒者的效用,儒学的功效);儒素(儒者的素行);儒侠(儒生和游侠); 儒素(儒者的素质,谓符合儒家思想的品格德行); 儒吏(儒生出身的吏员); 儒先(儒生); 儒效(儒者的作用;儒学的效用); 儒流(儒士之辈)

  7. 旧时对学者或读书人的称呼 [scholar]

    是儒墨之分也。——《荀子·礼论》

    儒者所争,尤在于名实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

    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——唐·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

  8. 又如:儒馆(文臣的居处);儒巾(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头巾);儒户(读书人的户籍);儒冠(古代儒生带的帽子);儒俊(才智出众的儒士);儒修(才能出众的儒士);儒服(儒衣,古代儒者的服饰);儒官(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)

〈形〉

  1. 通“懦”。懦弱 [cowardly]

    劳苦之事,则偷儒转脱。——《荀子·脩身》

  2. 又如:儒柔,儒弱(柔弱,文弱);儒缓(柔弱,宽柔);儒懦(柔弱,不刚强)

  3. 愚昧无知的 [ignorant]

    儒,愚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4. 通“濡”。缓慢 [slow]

    儒,此言圣人之动静、开阖、诎信、…取与之必因于时也。——《管子》

  5. 又如:儒厚(温文厚重);儒输(迂缓迟钝)

〈名〉

  1. 郁夷 [Yu county]

    郁,右扶风郁夷也。从邑,有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2. 古地名。汉置县。在今陕西省陇县西

  3.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 [core]

    物实无中核者谓之郁,无刀斧之斫者谓之朴。——《论衡》

  4. 又如:郁朴(本指没有内核的果实或未加工的木料,借喻缺乏教养的人)

〈形〉

  1. 文采美盛 [rich and bright]

    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——《论语·八佾》

    纷郁郁其远承兮。——《楚辞·九章·思美人》

  2. 又如:郁郁桓桓(文采明盛、勇武出众的样子)

  3. 丰盛 [abundant]

    蜜房郁毓被其阜。——左思《蜀都赋》。注:“盛多也。”

  4. 又如:郁毓(丰盛的样子);郁霭(云彩盛多的样子)

  5. 美好 [fine]。如:郁穆(和穆美好的样子)

  6. 香气浓郁 [strong]

    践椒涂之郁烈。——曹植《洛神赋》

  7. 又如:郁芬(浓烈的香气);郁攸(火气;灼热之气);郁郁青青(香气馥郁,青葱繁茂的样子)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邑,有声。“郁”本是地名,又作姓。“鬱”为形声,从林,鬱( yù)省声。本义:繁盛的样子)

  2. 同本义 [luxuriant;rush]

    鬱,木丛生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郁彼北林。——《诗·秦风·晨风》

    郁郁园中柳。——《古诗》。注:“茂盛也。”

    桑榆郁相望,邑里多鸡鸣。——唐· 王维《赠房卢氏琯》

  3. 又如:郁秀(茂密秀丽);郁茀(郁勃。茂盛的样子);郁茂(茂盛)

  4. 隆盛;繁多 [various]

    洛阳云树郁崔嵬。——元· 杨果《洛阳怀古》

  5. 又如:郁盎(旺盛,引申为久长);郁绿(深绿);郁翠(苍翠,浓绿);郁雾(浓雾)

  6. 忧郁 [depressed;gloomy;melancholy]

    故乐愈侈,而民愈郁,国愈乱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泛论训》

  7. 又如:郁尼(郁悒不申);郁邑(郁悒);郁忡忡(忧虑不安的样子);郁沉(忧郁沉闷)

〈动〉

  1. 积聚 [gather]

    郁浊困滞。——《管子·中匡》

  2. 又如:郁酿(积聚掺和);郁黑(因湿热郁积而变黑);郁伏(蕴藏隐伏);郁聿(蕴积);郁浃(蕴结满溢);郁云(积云)

  3. 怨恨;愤怒 [grudge]

    或有宛足郁怒。——傅毅《舞赋》

  4. 又如:郁伊(忧愤郁结);郁怨(怨恨郁结)

  5. 郁积,阻滞 [stagnate]

    精气郁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。注:“不通也。”

    郁湮不育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九年》。注:“滞也。”

    忠良切言皆郁于胸。——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

  6. 又如:郁陶(忧思郁积,思念的样子);郁噎(阻塞,郁积)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本义:退位)

  2. 同本义 [abdicate]

    有司已于事而竣。——《国语》。韦昭注:“竣,伏退也。”

  3. 完成或完毕某项工作,结束、终止 [finish]。如:竣工

  4. 完成,使完整、使圆满,在满足一切要求、需要后结束 [complete]。如:竣役(完成事务;结束工程);竣事(也事;完事);竣尽(竭尽)

〈名〉

  1. 完成,事毕 [end]

    晓夜并工,克期告竣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