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 (猛虎出林)权威显达、吉人天相数。
分析: 独立、单行、权威、忠实、奏功无比之象。和畅通达,热诚忠烈,得众信,破万难而成大业。慈祥有德,善发挥才智,享受天赐之福,终身富荣之极。但因其权威独断独行,难免有孤独之憾,故宜涵养雅量,留神平和。
数理: 37
〈形〉
(会意。从人,从言。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。本义:真心诚意)
同本义 [honest sincere]
信,诚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有诸已之谓信。——《孟子》
信,言合于意也。——《墨子经》
信者,诚也。专一不移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情性》
定身以行事谓之信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期果言当谓之信。——《贾子道术》
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。——《礼记·经解》
信誓旦旦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氓》
反贼无信!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!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牺牲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信而见疑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则是无信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
又如:信行(信用;守诺言);信人(讲守信用的人)
真实,不虚伪[true;sure]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——《老子》
谓为信然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其事信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又如:信官(诚实不欺的官员);信赏(悬赏);信赏钱(悬赏金);信人(诚实的人)
〈动〉
相信;信任 [believe;trust]
不我信兮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击鼓》
且单于信女,使昫人死生。——《史记·苏武传》
不自信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亲之信之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犹信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笑而不信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又如:信不及(不能相信;不敢相信);不信邪;信得过;信爱(信任喜爱);信纳(相信采纳);信不信由你;听其言而信其行
守信用 [keep one’s word;keep one’s credit]
已诺不信则兵弱。——《荀子·富国》
小信未孚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。——贾谊《过秦论》
信义著于四海。——晋· 陈寿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信义安所见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虏帅失信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住宿两夜[stay over for two consecutive nights]
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——《诗·周颂·有客》
子庚门于纯门,信于城下而还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
证实;应验 [verify]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——《老子》
知晓 [know]
我父母皆仙人,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?——《聊斋志异》
早信此生终不遇,当年悔草《长杨赋》。——陆游《蝶恋花》
又如:信道(知道;料道)
〈名〉
信约;盟约[oath of alliance]
以继好结信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元年》
符契;凭证 [sign]
行而无信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又如:信笼(内盛物品后封口加盖印信的箱笼);刻木为信
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[messenger]
宜急追信改书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越绝粮,使 素忠为信,告粜于吴。——《越绝书》
司空郑冲驰遣信就 阮籍求文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又如:信使(使者)
通“讯”。音讯 [message;information]
不见眼中人,天长音信断。——李白《大堤曲》
又如:信耗(信息;消息);信炮(按约定信号所放之炮);信音(音信;消息);通风报信;凶信;信鸽;信鸿;信鸟;信问(信息)
书信,信件(晚起义。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“书”字表示) [letter]
函使报信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又如:信局(投递信件的机构);私信;挂号信;平信;死信;匿名信;信箱;信筒;信简(书信)
姓
〈副〉
放任;随便 [conveniently; at well;at random]
要不拿出纲纪来,信着他胡行乱做,就不成个人家。——《醒世姻缘传》
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又如:信口胡沁(信口胡吣。不顾事实,随便乱说);信着(任着;任凭);信手拈来;信步
果真,的确 [certainly]
若妻信病,赐小豆四十斛,宽假限日。——《史记·华佗传》
烟涛微茫信难求。——唐· 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
信知生难恶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车行》
信造化之尤物。——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
〈名〉
(象形。小篆字形,上端象屋顶,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。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。本义:客舍)
同本义 [inn;tavern]
舍,市居曰舍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客店也。周礼之庐也,路室也,候馆也,皆是。
天子赐舍。——《仪礼·觐礼》。注:“犹致馆也。”
夫子休就舍。——《庄子·说剑》
子闻之也,舍馆定,然后求见长者乎?——《孟子·离娄上》
至舍,四支僵不能动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夜则以兵围所寓舍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后序》
又如:旅舍(旅馆);舍馆(住所;客舍);舍长(守护客馆的负责人)
房屋(住宅) [house;shed;hut]
将适舍。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主人家也。”
舍之上舍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注:“甲第也。”
神归其舍。——《鬼谷了·本经阴符》
舍南舍北皆春水。——《杜甫《客至》
荆人弗知,循表而夜涉,溺死者千有余人,军惊而怀都舍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又如:庐舍(简陋的房屋);茅舍(茅屋);舍园(宅内庭院);舍中(家中);宿舍;茅舍;牛舍;校舍;舍匿(用房子藏匿。即“窝藏”)
营寨;营房 [barracks]
于是徙舍而走平陵。——《孙膑兵法·擒庞涓》
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[an ancient unit of distance equal to 30 li]
微楚之惠不及此,退三舍避之,所以报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。 杜预注:“一舍,三十里。”
公子;少爷 [son of a feudal prince or high official;young master of the house]。如:舍人(公子;少爷)
〈代〉
谦辞,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、年纪小的亲属 [my]
屈到舍下暂住,细细请教何如?——《长生殿·弹词》
又如:舍弟(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);舍妹(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);舍下(谦称自己的居室)
〈动〉
置;安置 [put sth.in a proper place]
舍相如广成传舍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。—— 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又如:舍匿(窝藏);舍藏(窝藏)
住宿 [put up]
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——《庄子·山木》
又如:舍次(临时住宿);舍止(停驻,居留)
休息;止息 [rest;stop]
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安排住宿 [arrange residence]
少间白至,乘骏马如龙,生另舍舍之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白于玉》
宿营 [take up quarters]
凡师一宿为“舍”,再宿为“信”,过信为“次”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三年》
另见 shě
〈动〉
放在一边;丢开 [put;put aside]
捨,释也。从手,舍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捨,置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舍车而徒。——《易·贲》
又如:舍手(放开手;放下手);舍置(丢开);舍脸(沉下脸)
放弃;舍弃 [give up;abandon]
万物捨此而求生。——《老子》注经传多以舍为之
不如舍。——《易·屯》
舍命不渝。——《诗·郑风·羔裘》
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求则得之,舍者失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管仲之取舍,非周公旦未可知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难二》
而操舍鞍马,仗舟楫,与 吴越争衡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
又如:舍己成人(牺牲自己利益,成全别人);舍却(抛开);舍实求虚(放弃实在的东西,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);舍拼(舍弃;不顾一切干);舍筏(舍弃渡人的船筏);舍业(放弃学业;舍弃产业);舍己芸人(舍弃自己的田地,去耕耘别人的田地。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)
废止、停止 [abolish]
耕者少舍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。注:“止也。”
舍我穑事。——《书·汤誓》。释文:“废也。”
舍药物可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。服注:“止也。”
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又如:舍业(停止学习)
布施,施舍 [give alms]
我听见人说,就是中相公时,也不是你的文章,还是宗师看见你老,不过意,舍与你的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又如:舍个数(在神佛面前许个愿);舍贫(接济穷人);舍宅(施舍住宅作寺院);舍施(施舍)
通“赦”。免罪或免罚;释放 [remit]
忧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是刑法之所不舍也,圣王之所不畜也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王贤其母,说其义,即舍田子罪。——《韩诗外传·卷九》
夫人请之,吾舍之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又如:舍禁(解除封山泽的禁令);舍纵(宽赦,放纵);舍眼(睁眼;抬眼)
发,发射 [launch]
不失其驰,舍矢如破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车攻》
又如:舍拔(发箭);舍放(发射,放射)
另见 shè
〈动〉
飘扬,飞扬 [fly in the air;flare]
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——《世说新 语·容止》
山河破碎风飘絮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又如:飘姚(飘动的样子。即飘摇);飘瓦(飞起的瓦片);飘袖(衣袖随风飘扬。形容雪花飞舞的样子);飘旋(飞舞);飘逝(飞逝);飘翔(飞翔,高飞);飘登(飞升);飘絮(随风飞舞的柳絮);飘瞥(雪花飞舞的样子)
落 [fall]
一春梦雨常飘瓦,尽日灵风不满旗。——唐· 李商隐《重过圣女祠》
又如:飘瓦(自屋顶落下的瓦片。比喻意外的灾祸);飘坠(飘零,落下);飘堕(飘失,坠落);飘殚(凋落);飘淋(流泻)
流离,浮荡 [drift about]
飘零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。——杜甫《旅夜书怀》
又如:飘兀(随波飘离);飘泊(随水飘流。比喻流离失所);飘流(比喻四处流浪);飘洒(流荡;浪荡);飘零书剑(形容古代文人游学四方,到处漂泊);飘寄(飘流寄寓。即飘泊);飘寓(飘泊旅寄);飘萍(随风飘荡的浮萍。比喻飘泊不定)
吹 [blow]
人多私铸。[钱]稍就薄小,乃至风飘水浮。——《北史·杨侃传》
又如:飘英(风吹拂着兵器上的饰物);飘翥(被风吹飞);飘飘(风吹的样子)
〈形〉
迅疾 [swift;rapid]
圣人则不可以飘矣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观表》
又如:飘迅(快速;短促);飘逸
洒脱 [at ease;free from affectation]。如:飘然出世(形容洒脱出俗的样子);飘举(形容才情风发超逸)
杳渺 [remote;profound]。如:飘渺;飘瓦虚舟(指虚浮之物);飘邈(形容声音清长悠远。同“飘渺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