亭虎献】综合测算

(猛虎出林)权威显达、吉人天相数。

分析: 独立、单行、权威、忠实、奏功无比之象。和畅通达,热诚忠烈,得众信,破万难而成大业。慈祥有德,善发挥才智,享受天赐之福,终身富荣之极。但因其权威独断独行,难免有孤独之憾,故宜涵养雅量,留神平和。

数理: 37

【亭虎献】五行分析
【亭】 繁体: 拼音:tíng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 多才巧智,清雅伶俐,小心爱情厄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。 (
【虎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8 吉凶分析: 性刚果断,身弱多病,中年多灾,晚年吉祥。 (
【献】 繁体: 拼音:xiàn 五行: 笔画:20 吉凶分析: 清雅荣贵,官或财旺,中年成功隆昌,环境良好,晚年劳神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战国文字字形,其中“T”象矗立的亭柱。小篆以为从高省,丁声。本义: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,供旅客停宿)

  2. 同本义。后指驿亭 [inn]

    亭,人所安定也。亭有楼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汉家因 秦十里一亭。亭,留也。——《一切经音义经》

    亭,停也,亦人所停集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宫释》

    为泗上亭长。——《汉书·高祖纪》

    安阳城南有一亭,夜不可宿,宿辄杀人。—— 晋· 干宝《搜神记》

    何处是归程?长亭更短亭。——李白《菩萨蛮》

  3. 如:亭邮(驿站);亭民(驿亭附近的居民);亭寺(驿亭。寺,办公的官署);亭舍(驿亭的客舍);亭传(客栈);亭置(邮亭驿站);亭驿

  4. 亭子。有顶无墙,供休息用的建筑物,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[pavilion]

    西蜀子云亭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常记溪亭日暮。——宋·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
   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
    亭西有岱祠。

  5. 又如:亭榭(亭阁台榭);亭馆(供人游憩歇宿的亭台馆舍);亭槛(亭子的栏杆;亭子);亭院(造有凉亭、楼阁等建筑物的庭园或花园);亭景(亭影);亭落(亭院;村落);亭彩(旧时办喜事扎的亭楼、铭旌)

  6. 古代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岗亭 [sentry box]

    百步一亭,高垣丈四尺,厚四尺,为闺门两扇。——《墨子》

    亭卒上楼扫除,见死妇,大惊,走白亭长。——汉· 应劭《风俗通》

  7. 又如:亭戍(古代边境上的岗亭和营垒);亭吏(亭长);亭佐(亭长的副手);门亭(设于城门处的亭);亭卒(秦汉亭中的差役)

  8. 像亭子的小房子 [kiosk]。

  9. 如:书亭;邮亭;亭场(卖盐的地方);亭子间

  10. 山梨 [mountain pear]

    枇杷橪柿,亭柰厚朴。——《文选·司马相如·上林赋》

  11. 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 [grass-roots]

    大率十里一亭,亭有长。十亭一乡。——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

〈动〉

  1. 养育 [rear]。

  2. 如:亭育(养育,培育);亭毒(养育;化育)

  3. 停止。同“停” [stop]

    其水亭居,冬夏不增减,皆以为潜行地下。——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

  4. 又如:亭当(完毕,妥当);亭居(水静止的样子)

〈形〉

  1. 适中,均衡 [well-balanced]。

  2. 如:亭匀(均匀,妥贴)

  3. 直。姿势挺立的或笔直 [erect]。

  4. 如:亭立(直立;耸立);亭亭秀秀(身材修长,容貌、体态俊美);亭亭款款(身材修长、缓步走动的样子);亭亭植立(花木主干挺拔的);亭亭当当(妥当;合宜);亭亭袅袅(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和体态轻盈)

  5. 正 [right]

    鹤迹秋偏静,松阴午欲亭。——《和史宫赞》

  6. 又如:亭决(公平的判断)

虎 [hù]
  1. 另见 hǔ

虎 [hǔ]

〈名〉

  1. (象形。金文字形象以虎牙、虎纹为特征的虎形。本义:老虎)

  2. 同本义 [tiger],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( Panthera tigris ),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,尾长而无簇毛,有黑圈,下体大部白色,无鬣,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

    虎,山兽之君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阚如虓虎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

    虎狼之心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  苛政猛于虎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  曹公豺虎也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气吞万里如虎。——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  3. 又如:虎螭(虎与龙);虎啸(虎吼叫);虎跃(猛虎腾跃);虎残(虎口余生)

  4. 凡伤害物类之虫,也以虎名之 [insect]。如:蝇虎;蝎虎

    守宫善捕蝎蝇,故得虎名。——《本草纲目》

〈形〉

  1. 比喻威武勇猛 [brave]。如:虎虎势势(形容勇猛的样子);虎豹(比喻勇猛的战士);虎旅(指勇猛的军队)

  2. 比喻残酷凶暴 [cruel]

    或问酷吏。曰:“虎哉!虎哉!角而翼者也”。——《法言》

〈动〉

  1. 〈方〉∶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[suddenly turn hostile]。如:虎视鹰瞵(形容凶狠地注视着,将欲有所攫取)

  2. 吓唬。也作“唬” [intimidate]。如:虎虝(吓唬;恐吓);虎唬(威吓);虎吓(犹吓唬)

  3. 另见 hù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犬,鬳( yàn)声。“犬”代表进献之物。本义:献祭)

  2. 同本义 [sacrifice]

    献,宗庙犬,名羹献。犬肥者以献之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犬曰羹献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按,礼凡荐腥谓之献。

    献禽以祭祖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    献羔祭韭。——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

    荐晡醢,三献。(三献:陈祭品三次献酒。)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

  3. 又如:献尸(向代表死人的尸者进献祭品);献帛(祭祀礼仪之一,献上巾帕);献爵(祭祀礼仪之一,献酒);献台(祭台)

  4. 下对上、卑对尊的进献 [offer;present]

    献,进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春献鳖蜃,秋献龟鱼。——《周礼·鳖人》

    有献于公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   称献于公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   称远近而等贡献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
    献俘,授馘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

   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,再拜献大王足下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  请献十金。——《墨子·公输》

    时而献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  献之太常。——明· 刘基《郁离子·千里马篇》

    献诸朝。

  5. 又如:献馘(杀敌立功);献新(进奉应时的新鲜食品);献曲(进献乐曲)

  6. 呈现;现露 [show oneself]

    虽惠心妍状,愈献丑焉。——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》

  7. 又如:献地理图(比喻揭穿底细);献好儿(讨好);献台(比武台;赛台)

  8. 进 [enter]

    献岁发春兮,汩吾南征。——《楚辞》

  9. 又如:献岁(一年的开始)

  10. 古时特指主人向宾客敬酒 [drink]

    为宾为客,献酬交错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

    主人坐取爵实之,宾之席前西北面,献宾。——《仪礼》

  11. 又如:献酬(饮酒时相互酬劝);献酬交错(献酬)

  12. 庆贺 [congratulate]

    晋献 文子成室, 晋大夫发焉。——《礼记》

  13. 又如:献寿(祝寿)

〈名〉

  1. 熟知历史掌故的人 [histographer]

    文献不足故也。(文:典籍)——《论语·八佾》

  2. 有价值的图书、文物等 [document]。如:献状(字据,契约);文献

  3. 进献的东西 [tribute]

    吏或多赋以为献,而诸侯王尤多,民疾之。——《汉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