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再】综合测算

(厚重)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。

分析: 反凶化吉象。位尊望重,建立基业。雅量厚重,足智多谋,善于协调,所谋如意,家门繁荣,福禄寿俱全。为大事大业可成,富贵发达的好暗示。属温和之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16

【凉再】五行分析
【凉】 繁体: 拼音:liáng,liàng 五行: 笔画:10 吉凶分析: 夫妻有刑,晚见子吉,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 (
【再】 繁体: 拼音:zài 五行: 笔画:6 吉凶分析: 多才巧智,贵人明现,中年成功隆昌,女人薄幸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凉 [liàng]

〈动〉

  1. 假借为“倞”。辅佐 [assist]

    凉彼武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。传:“佐也。”

  2. 又如:凉贰(副贰。特指太子。凉,辅佐)

  3. 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。今作“晾” [dry in air]。如:凉衣服

  4. 信,实。通“谅” [believe]

    凉曰不可,覆背善詈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    君子作法于凉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

  5. 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,让温度降低 [make or become cool]。如:把开水凉一凉再喝

  6. 〈方〉∶冷落,撇在一边 [treat coldly]。如:别把客人凉在一边

  7. 另见 liáng

凉 [liáng]

〈形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京声。本义:寒)

  2. 同本义 [cold]

    北风其凉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北风》

    北风谓之凉风。——《尔雅·释天》

    凉风至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凉雨时降。——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

    凉州,西方所在寒凉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州国》

    水浆,醴凉。——《周礼·浆人》

  3. 微寒,稍冷 [cool;cold]

    日初出,沧沧凉凉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。注引《字林》:“凉,微寒。”

    曰燠,曰寒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。疏:“燠是热之始,暑是热之极;凉是冷之始,寒是冷之极。”

    凉风起天末,君子意如何?——唐· 杜甫《天末怀李白》

  4. 又如:冬暖夏凉;凉生生(微凉貌);凉宇(凉秋的天空);凉吹(凉风);凉榻(竹制矮床);凉轿(一种无帷轿);凉衣(凉衫;内衣);凉风(初秋凉爽的西南风。八风之一)

  5. 薄;轻微;刻薄 [thin;unkind]

    职凉善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    虢多凉德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

  6. 又如:凉德(薄德);凉能(才能微薄);凉菲(才德微薄);凉厚(薄与厚);凉薄(微薄,浅薄);凉驳(浅薄芜杂)

  7. 人烟稀少;冷落 [bleak and desolate]。如:凉落(衰落);凉凉(寂寞冷落的样子);凉野(荒寒的旷野);凉声(悲凉肃杀的声音)

  8. 悲怆,内心凄苦,又比喻灰心、失望 [sad;discouraged;disappointed]。如:悲凉;凉思(凄凉的思绪);见此惨状,心都凉了

  9. 〈方〉∶痛快;舒服 [very happy]。如:当干部的态度好,人家穷也穷得心凉

  10. 通“谅”。诚信 [honest]

    民之罔极,职凉善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〈名〉

  1. 秋季 [winter]。如:凉天(秋天);凉月(凉蟾。秋月);凉宇(凉秋的天空);凉沙(秋天的飞沙);凉夜(秋夜)

  2. 国名 [liang state]。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,国号皆称“凉”。有前凉、后凉、北凉、南凉、西凉等

  3. 通“辌”。辒辌,丧车 [funeral carriage]

    棺载辒凉车中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  4. 另见 liàng

  1. [数]

  2. (会意。小篆:从一,冓( gòu)省。“冓”是“构”的初文,甲骨文字形,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。本义:第二次)

  3. 同本义 [another time]

    再,一举而二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冓者,加也。对耦之词曰二,重叠词曰再。

    再刺再宥再赦。——《周礼·司刺》

    樊缨十有再就。——《周礼·巾车》

    酒肉之赐弗再拜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
    过言不再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。注:“犹不更也。”

    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
    再战而烧夷陵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
    再迁为太史令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
    敌枪再击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   再则曰老大帝国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  4. 又如:再录一堂(复审一次);再速(再请);再二(第二次,再次);再之(第二次,第三次);再眠(指蚕第二次蜕皮时的不食不动状态)

  5. 两次 [two times;doubly;twice]

    女工再税。——《盐铁论·本议》

    击赵者再。——宋· 苏洵《六国论》

    日再食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再夺门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  至再三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〈副〉

  1. 事情或行为重复,继续 [again;afresh;once again]

    她不敢再看一看那大庙。——叶紫《星》

  2. 又如:再试一次;拿来再商量;再议;再思(再度思考);再聘(再度婚娶);再阐(再度显扬)

  3. 重,重新 [anew]

    勿复再言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

    再火令药用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
    再眺山下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   寰再上疏。——《明史》

  4. 又如:再计(重新谋划);再审(重新审查)

  5. 更,更加 [once more]——表示程度

    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。——茅盾《雷雨前》

  6. 又如:再高点儿;再多点儿

  7. 另,另外 [another]。如:再吃一点菜;再创新纪录;再行(另外进行某项活动)

  8. 与否定词配合使用,强调情况的普遍性

    进了门,找周嫂子,再找不着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9. 用于让步句,常同“也”、“都”配合使用,有“即使多么”、“不管怎样”的意思 [in any case]

    水再深脚也能过,山再高手也能攀。——《赶车传》

  10. 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却”、“也” [but;yet]

    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你,你再不知道你怄的人难受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11. 表示两种行为或情状并举、并存、相当于“且…且”、“又…又”

    其词旨乃典乃文,再恳再切,实可警策未悟。——《全唐文纪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