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晋】综合测算

(壮丽)旭日东升发育旺盛数。

分析: 伟大昌隆之运,威势冲天之象,赫赫首领之数。微贱出身,砥志奋斗,克服万难,成就大志大业,功名荣达,终至首领。有如凯旋之将,猛虎添翼之势。权力旺盛,胜事恐过度而为憾,然而感情锐利,壮丽可爱,实属贵重的运数。此数不适宜女性,其理由同于二十一数,凡主运有此数者,难免转成香闺零落。

数理: 23

【资晋】五行分析
【资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3 吉凶分析: 清雅荣贵,二子吉祥,中年隆昌,多才贤能,环境良好,秀气之字。 (
【晋】 繁体: 拼音:jìn 五行: 笔画:10 吉凶分析: 孤独格,晚婚吉祥,中年隆昌,环境良好,晚年劳神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贝,次声。从贝,与财富有关。本义:钱财)

  2. 同本义 [money;fund]

    资,货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资,川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怀其资——《易·旅》

    丧乱蔑资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板》

    资用乏绝,去秦而归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
    既至秦,持千金之资币物,厚遗 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

    应得之资。——明· 李渔《闲情偶寄·种植部》

    富者捐资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

    中家以上,皆竭资取得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
    厚资而遣之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3. 又如:投资(把资金投入企业);内资;外资;集资;薪资(工资);茶资(茶钱);资业(资产);借资

  4. 费用 [expenses]

    问几月之资。——《仪礼·聘礼》

    致马资于有司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

    军资所出,国以富饶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5. 又如:资斧不裕(旅费盘缠不宽裕);资装(盘缠与行装);川资(旅费);邮资(邮费);资值(衣食之值);开资

  6. 资历;资格 [qualifications]

   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 伯阳有师资之尊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
    愔自以资望少。——《晋书·郄愔传》

    资轻望浅,舆论不孚。——《大波》

  7. 又如:资履;资任(资格;资历);资名(资历名望);资级(资格和品级);资秩(资历和品质);资籍(资格履历)

  8. 天赋;天资 [endowment]

    然大王资侮人。——《汉书·陈平传》

    绝世之资,必不如专门之夙习也。——魏源《默觚下·治篇》

  9. 又如:资质愚钝(天资愚鲁、蠢笨);资质甚鲁(天资愚笨);资略(才智、见识);资补(天资素质);资望(丰姿仪容)

  10. 条件 [condition]

    三资者备。——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

  11. 资料;材料 [material]

    每相见必以欧战为一谈资。——梁启超《欧战蠡测》

  12. 粮食 [grain]

    唯是脯资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    资穷困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四》。注:“资廪也。”

    南军谷少,而资储不如北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  13. 又如:资饟(粮饷);资粮(粮食)

  14. 水名 [Zi River]。发源于湖南省武冈县,北流入洞庭湖

  15. 凭借 [dependence]

    若据而有之,此帝王之资也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夫无者,诚万物之所资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
    以资切磋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
  16. 能力;作用 [ability;effect]

    何况因万乘之权,假圣王资乎。——邹阳《狱中上梁王书》

〈动〉

  1. 资助;供给 [provide]

    资之以币帛。——《韩非子·说疑》

    固大王资余兵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  2. 又如:资馈(馈赠;出资帮助);资禄(提供俸禄);资给(供给财用);资给馆谷(供给宾客的宿食)

  3. 给予 [give]

    王资臣万金而游。——《战国策》

    如姬资之三年。(“资”,为……悬赏,为动用法;“之”,指杀如姬之父的仇人。)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4. 又如:资给馆谷(供给宾客的宿食)

  5. 救助;帮助 [aid]

    尧何以助汝?——《庄子》

   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,将军岂有意乎?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6. 又如:资全(周济);资政(帮助治理国政);资辅(资助;帮助)

  7. 蓄积 [store up]

    夏则资皮,冬则资絺,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以待令也。——《国语·越语上》

  8. 又如:资聚(积聚);资储(积蓄,贮备)

  9. 取,取用 [take]

    富其国者资之天下,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。——王安石《与马运判书》

  10. 又如:资取(获取;取得);资福(取福,求福);资纵(取用无度)

〈形〉

  1. 锋利 [sharp]

    旅于处,得其资斧。——《易·旅》

  2. 又如:资辩(利口善辩)

晋 [Jìn]

〈名〉

  1. 周代诸侯国名 [Jin state]。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,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,春秋时居有今山西省大部与河北省西南地区,地跨黄河两岸。后被其大夫韩、赵、魏所分而亡

    子夏之 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    晋师三豕过河。

    晋师己亥涉河。

    晋于是始墨。(晋国从此以黑衣为丧服。墨,活用为动词,意动用法。)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——三十三年》

  2. 又如:晋用楚材(谓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才);晋邦(指春秋时代的晋国);晋阳之甲(喻称地方官吏不满朝廷而举兵向内为兴“晋阳之甲”);晋棘(指春秋晋国垂棘之地所产的美玉)

  3. 朝代名 [Jin Dynasty]

  4. 司马炎代魏称帝,国号晋,都洛阳,史称西晋(公元265—316年),共四帝,为前赵所灭

    晋太原中。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
    无论魏晋。

    魏晋氏以下。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
    晋陶渊明独爱菊。—— 宋· 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  5. 司马睿即位建康,保有江南之地,史称东晋(公元317—420年),共十一帝,为刘裕所取代

  6. 五代时,石敬瑭灭后唐称帝,国号晋,都洛阳,史称后晋(公元936—946年)

    背晋以归 染。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

  7. 又如:晋年(喻指怀念故朝之思);晋帖(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、刻帖);晋京(晋朝的京城。指洛阳)

  8. 山西省的简称 [Shanxi province]。如:晋剧

  9. 水名 [Jin River]。源出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,分北、中、南三渠,东流入汾河

晋 [jìn]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日。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。本义:上进)

  2. 进 [enter]

    晉,进也。日出,万物进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晋者,进也。——《易·序卦》

    王提马而走诸侯晋。——《周礼·田仆》

    盍孟晋以迨群兮。(盍:为什么不;孟,勉力;迨,赶上;群:大家。)——班固《幽通赋》

  3. 又如:晋谒(晋见;谒见);晋接(进见;接见);晋食(进献食品)

  4. 晋升。提高地位、级别或荣誉 [promote]

    以功晋知府。——《清史稿·桂中行传》

    晋封英王。——《陈玉成》

  5. 又如:晋封(晋升加封);晋秩(晋升官职或等级);晋阶(升级);晋号( —hào晋升其称号)

  6. 低,俯 [low]

    见梓晋然实而俯。——《尚书大传》

  7. 又如:晋然(低垂的样子;俯下的样子)

  8. 授予,尤指在公共典礼中授予(如学位或贵族称号) [confer]。如:晋授

  9. 晋见,正式地会见,拜访 [call on]。如:晋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