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本】综合测算

(厚重)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。

分析: 反凶化吉象。位尊望重,建立基业。雅量厚重,足智多谋,善于协调,所谋如意,家门繁荣,福禄寿俱全。为大事大业可成,富贵发达的好暗示。属温和之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16

【梁本】五行分析
【梁】 繁体: 拼音:liáng 五行: 笔画:11 吉凶分析: 一生清雅,多才口快性刚,中年奔波,劳苦,晚年吉祥。 (
【本】 繁体: 拼音:běn 五行: 笔画:5 吉凶分析: 温和贤淑,环境良好,一生平凡,中年多灾,晚年吉庆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会意。从木,从水,刅( chuāng)声。从“木”从“水”,表示用木料在水上造桥。本义:水桥)

  2. 同本义 [bridge]

    梁,水桥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梁丽可以冲城。——《庄子·秋水》。司马注:“小船也。”

    除道梁溠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
    谨关梁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
    十一月舆梁成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  十月成梁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
    津梁之上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造桥为梁,不显其光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大明》

    兹郑子引辇上高梁而不能支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
    泽无舟梁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3. 又如:河梁(桥,又借指送别之地);津梁(渡和桥梁);桥梁(桥);梁缘(为得到好的报应而做的修桥补路之类的好事);梁头(桥头);梁津(桥梁与渡口);梁栈(桥梁)

  4. 房梁 [girder;roof beam]

    兔从狗窦入,雉从梁上飞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十五从军征》

    架梁之椽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5. 又如:横梁;悬梁(在房梁上上吊);梁楹(屋“梁和大柱);梁倚(如屋梁一般的相依附、倚靠);梁木其坏(以梁木的折毁来比喻贤哲的死亡)

  6. 稻粱。通“粱” [millet]

    养以刍豢黍梁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》

  7. 又如:梁肉(粱肉。泛指美酒佳肴。梁,通“粱”)

  8. 山谷之间的延绵高地 [ridge]。如:梁端(山顶);山梁。又指身体或物体上居中拱起或成弧形的部分。如:脊梁;鼻梁;深辀(古代车子的曲辕);梁冠(有横脊的冠)

  9. 堤堰;鱼堰 [dam]

    毋逝我梁,毋发我笱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谷风》

    隄谓之梁。——《尔雅》。注:“即桥也,或曰石绝水者为梁。”

    梁,水隄也。——《水经注·济水注》

    掌以时渔为梁。——《周礼·渔人》。司农注:“水偃也。偃水为关空,以笱承其空。”

  10. 又如:梁笱(泛指捕鱼具。梁,水中所筑的捕鱼之坝)

  11. 国名 [Liang state]

  12. 周时诸侯国

  13. 战国七雄之一,即魏。魏惠王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,故称梁

    游于梁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
  14. 梁使三反。

  15. 朝代名 [Liang Dynasty]

  16. 南朝萧衍(梁武帝)所建(公元502—557年)

  17. 五代朱温(梁太祖)所建,史称后梁(公元907年—923年)

    梁,吾仇也。(黄巢部将朱温,叛变投降唐朝后,赐名全忠,受封为梁王。唐僖宗时,朱全忠拟谋杀李克用,李克用也屡次上表请求讨伐朱全忠。从此,梁、晋之间战争不息,仇恨日深。)——宋· 欧阳修《伶官传·序》

  18. 背晋以归 梁。

    函梁君臣之首。

  19. 古九州之一 [Liang prefecture]。辖境即今陕西省南部及四川省全部

  20. 梁弘御戎。(梁弘给他驾驶兵车。御,驾御;戎,兵车。)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
〈动〉

  1. 架桥、修桥 [make a bridge over]

    令尹斗祁、 莫敖屈重除道梁 溠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四年》

〈名〉

  1. (指事。小篆字形,从“木”,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,指明树根之所在。本义: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)

  2. 同本义 [root of a plant]

    本,木下曰本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本实先拨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荡》

    木水之有本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    伐木不自其本,必复生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  是岁,有禾生景天中,三本一茎九穗。——《论衡·吉验》

   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种树郭橐驼传》

  3. 又如:水有源,木有本;本干(草木的根干)

  4. 本宗族 [patriarchal clan]

    本支百世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文王》

   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。——鲁迅《呐喊》

  5. 又如:本宗(犹祖籍;本宗族);本种(自己的种族)

  6.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[foundation;basis;origin]

    君子务本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    今背本而趋末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    然墨之道,兼爱为本。——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
  7. 又如:治本(从根本上加以处理);根本(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部分)

  8. 母金,本钱 [capital;principal]

    子本相侔。(子:利息,侔:相等)——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
  9. 又如:亏本(损失本钱);本钿(方言。本钱);本银(本钱,资本)

  10. 根源,本源 [source;origin]

    物有本末,事有始终。——《礼记·大学》

    盖亦反其本矣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    为是者有本有原。——唐· 韩愈《原毁》

    人穷则反本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11. 又如:本根(根由,根源);本缘(佛教语。由来,缘起);本由(根由)

  12. 古代指农业生产 [agriculture]

    今殴民而归之农,皆著于本。——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
  13. 又如:本富(指经营农业致富);本穑(犹稼穑);本农(农业。古以农为本);本业(指农业)

  14. 底本 [a copy for the record or for reproduction;master copy]

    今存其本不忍废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指南录·后序》

  15. 又如:本文;稿本;脚本;话本;剧本;歌本

  16. 奏章 [memorial to an emperor]。如:本章(官员呈给皇帝的文书、奏折);本奏(即奏本)

  17. 书册,本子 [book]。如:本子(书本)

    若止印三二本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

  18. 又如:普及本;宋本;刻本;节本;合装本。亦指作为根据的事物 [base on;in according to]

    亦先有所本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〈形〉

  1. 原来的;本来的 [native;original]

    此之谓失其本心。——《孟子》

  2. 又如:本处(原籍);本贯(原籍);本事(原本的事情)

  3. 基础的,基本的 [basic;fundamental]。如:本纪(根本纲纪);本根(根本)

〈动〉

  1. 执掌,统辖 [preside over;hold]。如:本司(分管事务的官署);本次(指本人管辖的地方);本兵(执掌兵权;本部军队)

  2. 推究,推原 [examine;study]

    抑本其成败之迹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·序》

  3. 又如:本原(推究,推本溯源);本察(推究,探究)

〈代〉

  1. 自己或自己方面的[one's own;itself]

    本姓曹。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

  2. 又如:本里(自己的乡里);本宅(自己的住宅,自己的墓穴);本乡,本市,本埠,本省,本队

  3. 现今的 [current;this;present]。如:本日(当天);本月(现时所在的月份;当月)

  4. 这,那 [this]

    用芽者自从本说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

  5. 又如:本山(此山);本法(这项法律);本处(此地,此处)

〈量〉

  1. 用于书籍簿册。如:一本书;一本回忆录

  2. 用于植物。株;棵

    一边种几本大芭蕉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3. 又如:二十本葱

〈副〉

  1. 原先,本来 [originally;at first]

    臣本布衣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本在冀州之南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

    自言本是京城女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