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纪】综合测算

(厚重)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。

分析: 反凶化吉象。位尊望重,建立基业。雅量厚重,足智多谋,善于协调,所谋如意,家门繁荣,福禄寿俱全。为大事大业可成,富贵发达的好暗示。属温和之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16

【希纪】五行分析
【希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7 吉凶分析: 虽清雅荣贵,多才巧智,但运徒不通,中年有灾,晚婚吉,晚年吉庆。 (
【纪】 繁体: 拼音:jì,jǐ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 智勇双全,义利分明,克己助人,中年奔波,晚年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形〉

  1. (会意。从巾,从爻( yáo),象做针线。“巾”,丝织品,“爻”,象针线交错。本义:刺绣)

  2. 假借为“稀”。稀少;罕见 [rare;scarce]

    希,罕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怨是用希。又,十世希不失矣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。孔注:“少也”

    祸希不及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。注:“鲜也。”

    鼓瑟希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
    知我者希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  朱华未希。——《文选·曹植·朔风诗》

    明星晨未希。——鲍照《咏史诗》

    有志乎古者希矣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3. 又如:希姓(罕见的姓);希言(少言);希疏(稀少);希诧(希罕惊奇);希希罕儿(希罕少见的东西);希有之事;物以希为贵;希世之宝

  4. 稀疏,成员稀少疏落。同“稀” [sparse]

    异于深山之野,人者几希。——《孟子》。注:“希,远也。”

    地广人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5. 又如:希行(稀行。稀客;不常走动)

  6. 寂静无声 [silent]

    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7. 又如:希声(无声);希夷(空虚寂静,无声无色)

〈动〉

  1. 观望。后作“睎” [watch]

    希主好恶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    希世用事。——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。注:“观相也。”

  2. 仰慕 [admire]

    本无意于希颜,岂有心于慕 蔺。——《隋书·隐逸传》

    希望北极中大星。——《周髀算经下》。注:“希,仰。”

    仰高希骥。——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

  3. 又如:希颜(仰慕颜渊。后泛指仰幕贤者);希天(仰慕上天);希古(仰慕古人);希风(仰慕风操);希贤(仰慕贤者)

  4. 希望 [hope]

    夫希世而行。——《庄子·让王》。司马注:“望也。”

    希其光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  少时陈力希公侯。—— 柳宗元《冉溪》

    [潘金莲]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,希宠市爱。——《金瓶梅词话》

  5. 又如:希踪禹迹(向大禹学习,希望得到成功);希遂(希望实践);希准时出席;敬希指正;尚希笑纳;希能为力

  6. 希图,谋求[strive]

    御下者,请谒希爵,一宜禁塞。——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。注:“希,求也。”

    孰有至孤之迹,敢萌希进之心。——宋· 曾巩《谢解启》

  7. 又如:希进(希图升官);希恩(希冀恩宠);希荣(企求名门利禄)

  8. 迎合 [cater to;pander to]

    希代来贡,作珍皇家。——晋· 傅玄《走狗赋》

  9. 又如:希代(迎合世俗);希合(迎合);希旨(迎合尊长的意旨)

〈副〉

  1. 表示程度。非常;极 [very]

    你有什么过不去,不要寻他,勒死我倒也是希松的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2. 又如:希臭膨天(臭气熏天);希辉光号(辉煌闪耀);希脏坌臭(又脏又臭);希嫩(非常嫩);希松(极为轻松平常)

纪 [Jǐ]

〈名〉

  1. 另见 jì

纪 [jì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糸( mì),表示与线丝有关,己声。本义:散丝的头绪)

  2. 同本义 [threads of silk]

    纪,别丝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三纲六纪。纪者,理也。——《白虎通》

    众之纪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器》。注:“丝缕之数有纪。”

    譬若丝缕之有纪,网罟之有纲。——《墨子·尚同上》

    茧之性为丝,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,则不能成丝。——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

  3. 开端,头绪 [threads]

    纪,绪也。——《方言十》

  4. 又如:乱其纪(事情乱了端绪)

  5. 要领 [essentials]

    义也者,万事之纪也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  故乐者,天地之命,中和之纪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6. 纲领;纲纪 [guiding principle]

    纲纪四方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棫朴》

    道者,万物之始,是非之纪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主道》

  7. 又如:纪经(纲常);纪纲(网罟的纲绳。引申为法纪与政纲;治理;管理);纪序(纲纪次序)

  8. 法则;准则 [law]

    无变天之道,无绝地之理,无乱人之纪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孟春》

  9. 又如:纪法(法律;法规)

  10. 纪律 [discipline]。如:法纪(法度和纪律);军纪;纲纪;党纪

  11. 终极 [end;limit]。如:纪极(极限);纪限(极限)

  12. 仆人 [servant]。如:纪纲(仆人)

  13.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,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[age]。如:世纪;中世纪

  14. 地质上的分期(长于“世”,包括在一个“代”中) [period]。如:侏罗纪;二叠纪;石炭纪;寒武纪;震旦纪

  15.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[a period of twelve years]

    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 莫愁。—— 李商隐《马嵬》

  16. 杂记、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[note]。如:陕北纪行——义同“记”,主要用于“纪念、纪年、纪要、纪元、纪传”等,别的地方多用“记”

  17.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,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[chronological record of events]。如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、《后汉书》

  18. 中国古国名 [Ji state]。姜姓,春秋时为齐所灭,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

  19. 姓。如:纪信(公元前?—前204),汉初将军,赵城人。秦末为刘邦部将,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,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,刘邦乘隙脱逃,纪信即被项羽杀害;纪昌(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)

〈动〉

  1. 处理;治理 [handle;manage]

    纪农协功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

    衣食当须纪,力耕不吾欺。——陶潜《移居》

  2. 又如:纪理(经纪,管理);纪农(治理农事)

  3. 通“记”。记录,记载 [record]

    夫德,俭而有度,登降有数,文、物以纪之,声、明以发之,以临照百官。——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

   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。——《论衡·须颂》

    咸用纪宗存主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
    恶能无纪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满井游记》

    罗缕纪存。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
  4. 又如:纪兴(记录兴致);纪功(记载功绩);纪述(记载叙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