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况】综合测算

(厚重)贵人相助兴家兴业的大吉数。

分析: 反凶化吉象。位尊望重,建立基业。雅量厚重,足智多谋,善于协调,所谋如意,家门繁荣,福禄寿俱全。为大事大业可成,富贵发达的好暗示。属温和之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16

【希况】五行分析
【希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7 吉凶分析: 虽清雅荣贵,多才巧智,但运徒不通,中年有灾,晚婚吉,晚年吉庆。 (
【况】 繁体: 拼音:kuàng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 奔波劳苦,病弱短寿,中年多灾,晚年享福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形〉

  1. (会意。从巾,从爻( yáo),象做针线。“巾”,丝织品,“爻”,象针线交错。本义:刺绣)

  2. 假借为“稀”。稀少;罕见 [rare;scarce]

    希,罕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怨是用希。又,十世希不失矣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。孔注:“少也”

    祸希不及身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原乱》。注:“鲜也。”

    鼓瑟希。——《论语·先进》

    知我者希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  朱华未希。——《文选·曹植·朔风诗》

    明星晨未希。——鲍照《咏史诗》

    有志乎古者希矣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3. 又如:希姓(罕见的姓);希言(少言);希疏(稀少);希诧(希罕惊奇);希希罕儿(希罕少见的东西);希有之事;物以希为贵;希世之宝

  4. 稀疏,成员稀少疏落。同“稀” [sparse]

    异于深山之野,人者几希。——《孟子》。注:“希,远也。”

    地广人希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

  5. 又如:希行(稀行。稀客;不常走动)

  6. 寂静无声 [silent]

    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——《老子》

  7. 又如:希声(无声);希夷(空虚寂静,无声无色)

〈动〉

  1. 观望。后作“睎” [watch]

    希主好恶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    希世用事。——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。注:“观相也。”

  2. 仰慕 [admire]

    本无意于希颜,岂有心于慕 蔺。——《隋书·隐逸传》

    希望北极中大星。——《周髀算经下》。注:“希,仰。”

    仰高希骥。——《后汉书·赵壹传》

  3. 又如:希颜(仰慕颜渊。后泛指仰幕贤者);希天(仰慕上天);希古(仰慕古人);希风(仰慕风操);希贤(仰慕贤者)

  4. 希望 [hope]

    夫希世而行。——《庄子·让王》。司马注:“望也。”

    希其光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

    少时陈力希公侯。—— 柳宗元《冉溪》

    [潘金莲]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,希宠市爱。——《金瓶梅词话》

  5. 又如:希踪禹迹(向大禹学习,希望得到成功);希遂(希望实践);希准时出席;敬希指正;尚希笑纳;希能为力

  6. 希图,谋求[strive]

    御下者,请谒希爵,一宜禁塞。——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。注:“希,求也。”

    孰有至孤之迹,敢萌希进之心。——宋· 曾巩《谢解启》

  7. 又如:希进(希图升官);希恩(希冀恩宠);希荣(企求名门利禄)

  8. 迎合 [cater to;pander to]

    希代来贡,作珍皇家。——晋· 傅玄《走狗赋》

  9. 又如:希代(迎合世俗);希合(迎合);希旨(迎合尊长的意旨)

〈副〉

  1. 表示程度。非常;极 [very]

    你有什么过不去,不要寻他,勒死我倒也是希松的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  2. 又如:希臭膨天(臭气熏天);希辉光号(辉煌闪耀);希脏坌臭(又脏又臭);希嫩(非常嫩);希松(极为轻松平常)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兄声。本义:寒冷的水)

  2. 同本义 [cold water]

    況,寒水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“未得其证。…古矧兄、比兄,皆用兄字;后乃用況字,后又改作况。”

  3. 情形,景况(侧重于整个事物的概况) [condition]

    乱况斯削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柔》

    客有问雁山游况者,聊以塞责,不足观也。—— 韩愈《雁山杂记》

  4. 又如:况味(境况情味。有时专指境遇);闲况;状况;实况;战况;情况;盛况

  5. 兄 [elder brother]。如:况老(方言。称哥哥);况汉(方言。称哥哥)

〈动〉

  1. 比拟,比喻 [compare]

    案火灭不能复燃以况之,死入不能复为鬼,明矣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

  2. 又如:每下愈况

  3. 光顾;访问 [visit]

    足下不远千里,来况齐国。——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

  4. 通“贶”。赐予 [grant;bestow]

    成(盛)名况乎诸侯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  北面拜况。——《礼记·聘礼》

    亦无况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
    况使臣以大礼。——《国语·鲁语下》

  5. 又如:况施

〈连〉

  1. 表示递进关系,相当于“何况”、“况且” [besides;moreover]

    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

    况君前途尚可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

    况大国乎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况流俗乎。(流俗:指一般人,世俗之人。)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

   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
  2. (何况在乡间那些没有声名的人呢?草野,与“朝廷”相对,借指民间。闻,这里应读“ wèn”,声名,声誉)

    竹柏皆冻死,况彼无衣民!——白居易《村居苦寒》

  3. 又如:况乃(何况;况且)

  4. 〈副〉,更加 [more]

    仆夫况瘁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

    以众故,不敢爱亲,众况厚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5. 又如:况瘁(益加劳瘁、憔悴);况复(更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