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诺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进诺】五行分析
【进】 繁体: 拼音:jìn 五行: 笔画:15 吉凶分析: 天生聪颖,刑偶伤子,中年平凡,吉祥隆昌,出外大吉,环境良好。 (
【诺】 繁体: 拼音:nuò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是“隹”,象小鸟形,下面是“止”(趾)。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,故用以表示前进。本义:前进,与“退”相对)

  2. 同本义 [advance;move forward]

    进,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巽为进退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
    进退维谷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桑葇》

    徒衔枚而进。——《周礼·大司马》

    君子三揖而进。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

    进则引之,退则策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

    进兵击秦军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    以次俱进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  水陆并进。

    贼环而进。——明· 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
    猱进鸷击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  3. 又如:迈进(大踏步地前进);奋进(奋勇前进);进不来出不去(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);进旅退旅(进退一致,整齐合一);进退中绳(举动合乎规矩)

  4. 超过 [surpass]

    臣之所好者,道也,进乎技矣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
  5. 入,走入 [一个地方]。跟“出”相对 [enter]

   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。——《水浒全传》

  6. 又如:进门;进口;进屋;进洣(上学);进了学(上学读书);进镇(进驻镇守);进壁(进驻并筑工事固守);进营(进驻)

  7. 奉献 [offer]

    群臣进谏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  进尽忠言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

    煮芋以进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

    再进。

    厨者进芋。

    以一头进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
  8. 又如:进草(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);进鲜(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);进上(进贡给皇帝);进御(将东西奉献给皇帝)

  9. 任官;出仕 [be official]

    升诸司马曰进士。——《礼记·王制》

    而进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

    进亦忧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10. 又如:进导(引导进入仕途)

  11. 推荐 [recommend]

    于是忌进 孙子于 威王。——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
    贵则观其所进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论人》

    父张孟常为 颍阴侯灌婴舍人,得幸,因进之。——《汉书·灌夫传》

  12. 又如:进举(荐举;推荐);进荐(推荐);进贤兴功(荐举贤士功臣);进贤任能(进荐任用贤能之士)

  13. 登 [ascend]

    君子三揖而进。——《国语》

  14. 上朝 [go to court]。如:进谢(进谒致谢);进对(进谒并答对);进朝(前往拜见);进参(进见)

  15. 饮 [take]。如:进饮(饮酒);进服(服用。多指药物);进羞(进食菜肴果品);进补(进食滋补药品或食物);

  16. 规劝 [admonish]。如:进喻(劝说);进议(向皇帝进呈议论得失的奏表);进劝(劝说);进说(向君主述说;进言);进疏(向皇帝进呈奏议);进规(进谏规劝)

  17. 倒[满];送上 (客气话) [fill]。如:进酒;进酌(斟酒)

  18. 促进,增强 [advance]

    进本退末。——《盐铁论·本议》

    礼减而进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
  19. 又如:进躁(急于进取);进趋(努力向上);进锐退速(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亦快);进致(进取);进事(发展事业)

  20. 推崇,赞扬 [praise highly]

    退之以知道自居,而于 董、 贾独抑之, 相如独进之。—— 明· 方孝儒《答王秀才书》

  21. [常为公事而] 立即或迅速派遣(如至某特定目的地) [dispath]。如:进藏;进剿(进军剿灭);进趋(进攻)

  22. 力图奋发,竭力努力 [endeavor]。如:进修;进取

  23. 晋升 [promote]。如:进擢(进用,擢升官职);进职(进升官职);进仕(进升官阶);进爵(进升爵位)

  24. 用在动词后,表示到里面 [into;in]。如:走进;放进;开进;倒进

  25. 通“尽”。终止;竭尽 [end;exhaust]

    终进乎?不知也。道终乎本无始,进乎本不久。——《列子·天瑞》

    竭聪明,进智力。——《列子·黄帝》

〈名〉

  1. 钱财 [money]

    萧何主吏、主进。——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

  2. 平房的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,一排称为一进 [(of single-storey house)line]

    右边一路,一间一间的房子,都有两进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
  3. 收入 [income]。如:进项(进账。收入的款项);有进有出,进出相当

〈量〉

  1. 层 [layer]

    外墙砌宽一尺,石二进;内墙砌宽一尺,石一进。——清· 严如煜《苗防备览》

〈副〉

  1. (形声。从言,若声。本义:表示)

  2. 同本义(一般用于上对下、尊对卑或平辈之间,卑对尊用“谨诺” [yes])

    诺,应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应词也。缓应曰诺,疾应曰唯。

    莫敢不诺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

    太后曰:“诺。恣君之所使之。”——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

    孟尝君不说,曰:“诺,先生休矣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  3. 又如:诺诺(连声应诺);诺唯(应诺);诺许(许诺;应允)

  4.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,表示许可叫“诺”,犹今签字 [put “okay”on a document]

    是谁画诺谁传诏,一纸明贻万国羞!——清· 黄遵宪《述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