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攀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画攀】五行分析
【画】 繁体: 拼音:huà 五行: 笔画:12 吉凶分析: 晚婚迟得子大吉,秀气伶俐,中年劳,晚年吉祥。 (
【攀】 繁体: 拼音:pān 五行: 笔画:19 吉凶分析: 有爱情烦恼,刑偶伤子,多灾难,再嫁守寡之字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兼指事。金文。上面是“聿”( yù),象以手执笔的样子,是“笔”的本字;下面象画出的田界。整个字形,象人持笔画田界之形。本义:划分,划分界线)

  2. 同本义 [divide]

    画,界也,象田四界,聿所以画之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画为九州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

    画壄分州。——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

  3. 又如:画野分疆(划分疆域而治);画土分贡(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,天子划分封地给诸侯,诸侯定期向天子朝贡);画地(在地上画界线);画界(划定疆界)

  4. 绘画;作画 [draw;paint]

    为蛇画足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    善画者多工书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    善画者或兼建筑。

  5. 又如:画学(绘画的学问);画壁(在墙壁上作画);画革(在皮革上书写);画癖(喜爱绘画艺术成癖)

  6. 用画装饰的或以图案等装饰的 [b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r pictures]。如:画桥(彩饰的桥梁);画烛(有彩饰的蜡烛);画楼(彩饰的楼);画刹(有彩绘装饰的佛寺)

  7. 签署;签押 [sign]。如:画敕(画押);画可(帝王在奏章上批可字,表示允准可行);画卯(旧时官署规定卯时开时办公,史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)

  8. 书写文字。亦特指写出带有标记性的文字 [write] 。如:画灰(在灰上写字);画沙(古代书家以为笔锋如锥画沙,方为高妙);画沙印泥(古代书法家推崇的一种用笔方法);画札(写字);画拉(方言。写)

  9. 比画 [gesticulate]。如:指手画脚;画符(道士用咒语画成符录);指天画地

  10. 截止;停止 [stop]

    力不足者,中道而废,今女画。——《论语》。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曰:“画,止也……自女自止耳,非力极。”

    百川学海而至于海,丘陵学山不至于山,是故恶夫画也。——汉· 扬雄《法言》。 李轫注:“画,止。”

  11. 谋划;策划 [plan;plot]

    画,计也,策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孝公平画。——《商君书·更法》

    助画方略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
  12. 又如:画策(计划;筹划);划事(筹划事情);画制(筹画制度);画计(谋画)

  13. 通“化”。教化 [educate]。如:画外(化外,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)

  14. 横划过去 [a horizontal stroke]

    曲终收拨当心画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
〈名〉

  1. 成品画 [drawing;painting;picture]

    画果真邪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
    不设色之画。——蔡元培《图画》

    中国之画。

    西人之画。

  2. 又如:画本(泛指画册);画卷(裱后带轴的长幅图画)

  3. 计策;计谋 [plot;plan]

    后乃谋臣献画,而离削自守矣。——柳宗元《封建论》

  4. 一个不中断、不停顿的挥笔动作 [stroke]。如:“人”字有两画

  5. 书法的横笔 [horizontal stroke in a Chinese character]。如:他姓王,三画王

  6. 皱纹;纹缕 [veins;lines]。如:画石(有纹理的石头)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手,樊声。本义:拉,牵)

  2. 同本义 [draw]

    攀,引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右手攀右趾。——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
  3. 又如:攀恋(攀住车辕,恋恋不舍);攀辕(拉住车把)

  4. 攀援,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[climb]

    将士皆攀木援崖,鱼贯而进。——《三国志·邓艾传》

    攀草牵棘,…石崖侧削则援崖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 5. 又如:攀引(攀援);攀延(攀附他物延伸);攀沿(犹攀缘);攀云(攀附青云而上升。后比喻仕进);攀倚(攀援依傍);攀进(攀缘行进)

  6. 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;高攀 [seek connections in high places]

    两府攀陪十五年,郡中甘雨幕中莲。——唐· 罗隐《乌程》

  7. 又如:攀教(高攀求教);攀风(比喻结交比自己高一等的人);攀亲托熟(认作亲戚熟友)

  8. 攀比 [compare unrealistically]

    窃攀屈宋宜方驾,恐与齐梁作后尘。—— 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

  9. 又如:攀引(犹攀比);攀追(攀比追随;攀高追远)

  10. 依附 [depend on]

    逊小心谨慎,徒以攀附至贵显。——《宋史·张逊传》

  11. 又如:攀依(攀附,依附);攀陪(依附);攀违(谦词,谓有违于依附);攀鳞(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功名)

  12. 援引 [cite]。如:攀引(援用;引用);攀扶(援引扶助);攀例(援引为例)

  13. 牵涉;牵扯 [implicate;involve]

    此人曾攀下王子服等四人,我已拿下廷尉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  14. 又如:攀指(诬供牵连);攀染(诬供牵连);攀连(诬供牵连);攀诬(犯人诬供以牵连他人);攀害(诬供陷害)

  15. 追;赶 [pursue]

    燕、 许有作,方欲上攀 秦、 汉。—— 章炳麟《国故论衡·论式》

  16. 摘取 [pick;pull down and break off]

    攀桃李兮不忍别,送爱子兮沾罗裙。——南朝梁· 江淹《别赋》

    唐昌玉蕊花,攀玩众所争。——白居易《白牡丹和钱学士作》

  17. 又如:攀玩(折取玩赏);攀搴(折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