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曲】综合测算

(福寿)福寿双全的立身兴家数。

分析: 最大好运,福寿圆满之象。顺和、温良、雅量。集上下之信,令人敬慕,多受福泽,德高望重,自成家业,富贵荣华。为吉祥有德,繁荣兴家的大吉数。

数理: 15

【波曲】五行分析
【波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9 吉凶分析: 白手成家,出外大吉,中年劳或潦倒,晚年成功隆昌,荣贵之字。 (
【曲】 繁体: 拼音:qū,qǔ 五行: 笔画:6 吉凶分析: 理智充足,多才温和,有爱情厄,中年奔波劳苦,晚年吉祥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水,皮声。本义:波浪,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)

  2. 同本义 [wave]

    波,水涌流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规有摩而水有波。——《韩非子·八说》

    起波涛。——《淮南子·人间》。注:“波者,涌起。”

    河渭为之波荡。—— 张衡《西京赋》

    扬素波而挥连珠兮。——《文选·王褒·洞箫赋》

    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——苏轼《赤壁赋》

    洪波涌起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

  3. 又如:波磔(向右下捺的一笔叫磔,波浪形的叫波磔);波查(苦难;折磨);波平如镜(水面平静如镜);波臣为虐(指水灾);波骇(水波激烈动荡。引申为受到震撼);波峭(指岩石或屋宇的曲折峻峭。后用以形容人物的威仪俊伟有风致)

  4. 涌流的水;流水 [flowing water]

    长桥卧波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
  5. 又如:波路(水路;航路);波流(水流;支流);波神(水神)

  6. 风波。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 [sudden turn of events]。如: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;轩然大波

  7. 目光流转;流转的目光 [look]

    目流睇而横波。——傅毅《舞赋》

  8. 又如:眼波(形容流动如水波的眼睛);秋波(比喻美女的眼睛);波俏(俏丽)

〈动〉

  1. 激荡,起水波 [wave;ripple]

    洞庭波兮木叶下。——《楚辞·九歌·湘夫人》

  2. 又如:波腾(波浪涌起的样子。多比喻众议激烈);波靡(随波起伏,顺风而倒);波荡

  3. 波及,推而及之。扩散 [spread]。又如:波及无辜(牵连到无罪的人);波累(连累;牵累);波害(扩散其害);波扰(波动烦扰)

  4. 奔;逃跑 [run]

    各自波逃,信脚而走。——敦煌本《张义潮变文》

  5. 又如:波波(劳苦奔波的样子);波波碌碌(奔走忙碌的样子);波逃(逃跑)

曲 [qū]

〈形〉

  1. 弯曲,不直 [bent;croo-ked]

    曲,象器曲受物之形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曲,折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一》

    木曰曲直。——《书·洪范》

    曲,不直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——《荀子》

    曲挺纵横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    以曲为美。——清·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
    之疏之曲。

  2. 又如:曲录(弯弯曲曲);曲律(曲吕。弯曲的样子);曲弯弯(像弓一样弯);曲蟮(蚯蚓);曲盖(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);曲兵(形体弯曲的兵器)

  3. 迂曲;婉转 [tortuous;mild and indirect;tactful]。如:曲谕(婉转动人的教诲);曲止(婉转阻止);曲言(婉言);曲譬(婉转譬喻);曲子(指肠子);曲邃(曲折深邃);曲狭(迂曲狭窄);曲复(迂回曲折)

  4. 周遍;多方面;详尽 [all;detailed]。如:曲止(委曲详尽);曲至(周到);曲防(遍设堤坊)

  5. 表敬之词 [your]。如:曲延臣算(请求通融,延长我的寿命);曲延(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)

  6. 邪僻,不正派 [evil;dishonest]。如:曲心矫肚(心地阴险,一肚子虚情假意);曲意(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);曲就(委曲成全);曲全(曲意保全)

  7. 细,细小 [trifle;petty]。如:曲惠(小惠);曲智(小智);曲胜(小胜);曲艺(医卜之类的小技艺)

  8. 假借为“局”。狭隘,拘泥 [narrow]

    毋使人曲之。——《管子·侈靡》

〈名〉

  1. 理屈;理亏 [wrong;unjustifiable]

    其言曲而中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下》

    曲在赵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
    曲在秦。

    以负秦曲。

  2. 又如:曲挠(无罪而被枉屈);曲论(歪曲事实的议论;狡辩)

  3. 弯曲的地方,亦指幽深之处 [bend of a river,etc.]

    在汾一曲。——《诗·魏风·汾沮洳》

    汾之一曲。—— 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
  4. 又如:河曲(河流弯曲的地方);曲阿(屋的曲角);曲房(内室,密室);曲屋(周旋曲屈的楼阁);曲隈(曲折隐蔽之处)

  5. 偏僻的处所;乡里 [countryside]。如:曲士(乡曲之士);曲落(村庄);曲道(乡曲,乡里);曲辫子(乡愚)

  6. 小巷 [lane]。如:曲头(巷头;街头)

  7. 蚕箔,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[a bamboo tray for raising silkworms]

    勃以织曲薄为生。——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

  8. 又如:曲簿(养蚕的器具)

〈动〉

  1. 使弯曲 [bend]

    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——《论语·述而》

    弘曲躬而自卑。——《后汉书·郑弘传》

  2. 又如:曲匝(身体屈曲辗转);曲肱(弯着胳膊作枕头。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)

  3. 麯、麴 qū

〈名〉

  1. 酒母 [leaven;yeast]。如:红曲;神曲;曲糊(粘浆状态的酒曲);大曲(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);酒曲(酿酒用的曲)

  2. 泛指酒 [wine]。如:曲蘖(酒);曲王(指酒神);曲生(酒的别名)

  3. 另见 qǔ

曲 [qǔ]

〈名〉

  1. 乐曲,歌曲 [music of song]

    莫辞更坐弹一曲,为君翻作琵琶行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诗

    快弹数曲。

    曲罢悯然。

    曲终收拨。

    五更转曲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

  2. 又如:聂耳作曲,田汉作词;编曲

  3. 一种韵文形式,盛行于元代,又称元曲 [ qu ,a type of verse in singing]

    不复能终曲。——清· 侯方域《壮悔堂文集》

  4.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广义的曲泛指秦、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。如:汉大曲、唐宋大曲、民间小曲等

〈量〉

  1. 用于歌曲、乐曲。如:一曲清歌

  2. 另见 q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