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赋】综合测算

(春日花开)智勇德志,心想事成享清福数。

分析: 如龙升天,智仁勇俱备。意志坚固,千挫不挠,脚步踏实,可成大志,为能成就大业的运格。可统率众人,博得名誉,繁华富贵,福泽绵长。属温良平静、威力强大的首领运数。

数理: 31

【陶赋】五行分析
【陶】 繁体: 拼音:táo 五行: 笔画:16 吉凶分析: 多才伶俐,温和贤淑,中年吉祥,晚年隆昌。 (
【赋】 繁体: 拼音: 五行: 笔画:15 吉凶分析: 多愁多劳,命途多舛,身弱短寿,忌车怕水,孑然一身。 (
】含义详细解释
陶 [táo]

〈名〉

  1. (形声。从阜,匋( táo)声,阜,土山。从“阜”,与土有关。本义:陶丘)

  2. 同本义。本为两重的山丘,后为地名专称。在今山东省定陶县。因陶丘在定陶,故定陶亦省称陶 [Taoqiu mountain]

    陶,再成丘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再成为陶丘。——《尔雅》。孙注:“形如累两盆。”

    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作之,如陶灶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
    在济阴,《夏书》曰,东至于 陶丘北, 陶丘有 尧城,尧尝所居,故 尧号 陶唐氏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3. 又如:陶丘(重叠的山丘)

  4. 瓦器,陶器 [pottery;earthenware]

    器用陶匏。——《礼记·郊特牲》

    陶器必良火齐必得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仲冬纪》

    以粟易械器者,不为厉陶治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。朱注:“陶,为甑者;冶,为釜铁者。”

  5. 又如:彩陶(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);白陶(殷代用高岭土烧成的白色陶器);陶甓(陶砖);陶桴(陶瓦与木棍)

  6. 烧制陶器的匠人 [potter]。如:陶匠(陶工与木匠;亦专指陶工);陶冶(陶工与铸工)

〈动〉

  1. 制作瓦器 [make earthernware]

    陶,作瓦器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
    陶子河滨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人》

    譬若陶人之埏埴。——《淮南子·精神》

    万室之国,一人陶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  2. 又如:陶渔(制陶与捕鱼);陶钧(制陶用的转轮);陶埴(烧制砖瓦);陶俑(古代陪葬用的陶制偶人);陶人(陶工,陶师,陶家。烧制陶器的匠人)

  3. 陶冶,化育 [cultivate;mold;educate]

    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。—— 王安石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

    延师择友,陶成佳士。——范景文《贺王甥申之首入泮宫序》

  4. 又如:陶熔(培养教育);陶成(培养,教晦);陶写(抒发,陶冶);陶化(陶铸化育);陶育(造就化育)

  5. 烤灼,炎炽 [burn]

    跻日中于昆吾兮,憩炎天之所陶。——《后汉书》

  6. 除去 [remove]。如:陶洗(革除;涤除)

  7. 毁谤 [slander]。如:陶诞(毁谤夸诞)

〈形〉

  1. 快乐 [happy]

    共陶暮春时。——《文选·谢灵运·酬从弟惠连》

    何以称这情,浊酒且自陶。——陶渊明《己酉岁九月九日》

  2. 又如:陶春(使人快乐的春天);陶欣(快乐欣喜);陶煦(和乐的样子)

陶 [yáo]

〈名〉

  1. 通“窑”。窑灶 [kiln]

    《集训》:“陶,烧瓦器土室也。”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

  2. 另见 táo

〈动〉

  1. (形声。从贝,武声。从“贝”,表示与财物有关。本义:征收)

  2. 同本义 [tax]

    赋,敛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赋,税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
    厥赋惟上上错。——《书·禹贡》。传:“谓土地所生,以供天子。”

    七赋之所养。——《法言·问道》

    而令贡赋。——《小司徒》。注:“谓出车徒给徭役也。”

    太医以王命聚之,岁赋其二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3. 又如:赋银(征收税银);赋粟(征收田赋);赋里(征收商业税);赋币(征收财物)

  4. 缴纳赋税 [pay taxes]

    讼者平,赋者均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送薛存义序》

  5. 又如:赋金(交纳税款)

  6. 给予;授予 [give to;confer]

    出高库之兵以赋民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    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,以口赋贫民。——《汉书·平帝纪》

    公属百官,赋职任功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

  7. 又如:赋命(天所授予的命运;给予生命);赋给(分配发给);赋食(布散饮食);赋政(颁布政令);赋质(上天赋予的资质);赋灵(天赋的灵性,生性);赋就(天生的);赋禀(天生具有的智能、性情);赋职(授与职事)

  8. 做诗 [write poems]

    一言均赋,四韵俱成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

    衔觞赋诗,以乐其志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五柳先生传》

  9. 诵读;吟咏 [sing]

    不歌而诵谓之赋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

    公入而赋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
    公子赋《河水》,公赋《六月》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

    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

  10. 又如:赋诗(吟诗;写诗);赋笔(写诗用的笔);赋声(善于辞赋的名声);赋咏(创作和吟诵诗文)

  11. 陈述 [state]

    纵豆蔻词工,青楼梦好,难赋深情。——宋· 姜夔《扬州慢》

  12. 通“敷”。颁布 [issue;publish;proclaim]

    明命使赋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丞民》

  13. 赋政于外。

〈名〉

  1. 田赋;赋税 [feudal land tax;taxes]

    以九赋敛财贿。——《周礼·太宰》

    薄赋敛,广畜积。——汉· 晁错《论贵粟疏》

  2. 取于有余,以供上用,则贫民之赋可损。

   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
  3. 又如:赋算(赋税);赋徭(赋税与徭役);赋钱(税钱);赋禄(赋税与禄赏);赋租(赋税,租税)

  4. 特指民赋,即征收的兵车、武器、衣甲或银钱 [weapons and money]

    税以足食,赋以足兵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
    千乘之国,可使治其赋也。——《论语·公治长》

    乘白马而过关,则顾白马之赋。——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    不腆敝赋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

  5. 徭役;兵役 [levy]

    敞邑以赋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。注:“兵也。以田赋出兵,故谓之赋。”

  6. 又如:贡赋(贡品和徭役)

  7. 生成的资质 [endowment]。如:赋分(天赋;资质);赋质(天赋资质);禀赋(自然具有的资质);赋情(天性);赋才(天赋,才能)

  8. 兵,军队 [soldier]

    千乘之国,可使治其赋也。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》

  9. 又如:赋舆(指兵车;泛指军事);王赋(王军)

  10. 中国古代文体,盛行于汉魏六朝,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,通常用来写景叙事,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 [one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forms akin to poetry]

    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 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。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
    乃作《怀沙》之赋。——汉· 司马迁《屈原贾生列传》

  11. 又如:赋客(善于作辞赋的人);赋韵(指分韵作诗);赋论(辞赋和议论文);赋铭(辞赋和铭文);赋歌(辞赋和歌曲);赋颂(赋和颂。两种文体)